关于“名额分配”的几点看法

144
作者 A小莎子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4-26 12:13 字数 3246 阅读 1016评论 0

1.“名额分配”改革的初衷:

——把中考、中招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教育政策向下学段传导作用,以招生、考试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发挥中考、中招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上的导向作用。

请注意传导作用,就像高考改革指导高中教学一样,名额分配是一个“抓手”、一个“牛鼻子”,最终要达到小学和初中就近入学。

2.关于“改革没有提前告知,使这一届考生权益受损”。

2019届中招的统一招生名额比例没有变,30%的名额分配是把择校取消加上优质高中扩招。(2013届名额分配比例已达12~15%)。

至于优质初中里,有的孩子没进入A队,只能怪自己考得还不够好。“如果统招还能上好学校,结果名额分配落到了差一档的学校”,这是志愿填报失误,家长自省吧,希望高考报志愿时把政策吃透,别再留遗憾。

3.抱怨型家长心中的理想考试和招生模式——(1)考题非常难;(2)全部平行志愿。

有了这两条,就会把家长心目中的优势(优质初中、从小学开始的奥数训练、花了大价钱的各科“一对一”等)发挥到极致,比如数学要从0分到120分都有分布,彻底拉开距离,让每一份时间、精力、金钱的付出都能变为分数。

4.所谓的“好学校”,生源因素影响大于85%,师资因素影响小于15%。要是能像22中孙维刚老师那样,才是真本事!

5.国家(以教委出面操办)层面的考虑

(1)今天的中国教育,从选择拔尖人才的阶段进入了促进教育公平的阶段,这是大趋势,个人和小集团都不要想阻挡。这是主流。

(2)面对如此广大人群的政策,只能做到尽量公正、公开,制度尽可能严密,而且是循序渐进。(如今年30%,明年40%,后年50%,毕竟还留了一半的统招名额),人人满意的政策是没有的,有漏洞也是难免的(如优质初中校队列的后几名、家长认为是“被优质”了等等)。这是支流,瑕不掩瑜。

(3)以前的考试制度是扼杀天才,最终,曾经的少年英才都“泯然众人矣”。对个人而言,上个好大学,然后国内或国外当个白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这只能归入“就业人口”,“人才”只是恭维的叫法。北京有多少研究生城管在街头与小贩纠缠?哈尔滨有多少研究生环卫工人在挥舞着扫把?

(4)今天进行的教改,就是希望孩子能尽可能多的拥有个性,增强体质,加强艺术修养,保留成为真正人才的可能,而不入这种可能被掐死在学生阶段。

6.作为家长,特别是幼儿园、小学、初中的学生家长,看清形式,顺势而为,让孩子学他适合学、喜欢学的东西,而不必为了升学去各种占坑班、培训班、一对一等,才是明智的选择。

【查看原帖并参与讨论:关于“名额分配”的几点看法】

作文大全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