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考拟增加体育科目上海分站

144
作者 天下第一浪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4-23 10:42 字数 3077 阅读 538评论 0
高中学业考拟增加体育科目

本报讯(记者王蔚)从去年开始实施的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从现有的10门学科增至11门,增加的一门会考科目将是体育。记者今天从市教委获悉,本市将启动探索高中体育学业考试制度,并形成全市常态化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制度。

体质滑坡令人忧

现有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10门学科均为智育类科目,比的是课堂学习和书本知识能力,并不能真正反映高中生的全面素质,尤其是体育发展的程度与水平。据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上海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分析报告》披露出的情况不容乐观,中小学生体质持续滑坡,“关节硬、肌肉软、耐力不足、动作不协调”现象未见改观;营养状况令人担忧,热量、脂肪摄入过多,膳食结构不合理,致使肥胖率不断上升;而成年期疾病日益低龄化和性早熟趋势,使得一些因生理变化引发的心理问题开始显现。因此,对青少年的健康问题必须重视再重视。

体育中考促体锻

三年前,本市在推出体育中考方案时,就有体育教育专家呼吁,希望将体育成绩列入高考总分,或在高中会考科目中增加体育学科。但此举一直招致各种非议,最主要的批评是担忧体育也落入“应试教育”的窠臼。但是,力挺把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人士则认为,今天的“应试”恰是为了将来的“不应试”。例如,市教育部门在对三年来实施体育中考的调研时欣喜地发现,学生在耐力跑过程中晕倒、不会跳山羊等现象逐年减少,虽然对项目的测试标准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逐年提高,但学生的体育成绩并未降低。这都充分地说明,通过考试手段的推动,本市初中生的体能和体育技能均有了提高。

坚持锻炼能达标

据悉,市教育部门已经开始为酝酿出台高中体育学业考试制度做准备。对此,上海体育特级教师徐阿根认为,现行的“二期课改”体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难度并不高,比如,高中教材体操项目中的“肩肘倒立接后滚翻成单膝跪撑”动作,大多数初中女生就能做到;再比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耐力指标,虽然要达到优秀比较困难,但取得合格成绩是很容易的。将来要推行的高中体育会考,如果严格按教学标准来考核,同学们只要坚持日常锻炼,基本上都能合格。

然而,徐阿根也提出了建议,体育会考不能照搬其他文化学科会考的评定模式。那种硬性规定A等只能约占20%、B等约占30%、不合格要占2%的成绩切分方式,并不适合于体育。因为,体育讲究的是“速度、高度、力度”面前人人平等,成绩等第只能按标准划定而不能按比例区分。

作者:王蔚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

小学作文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