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知识点《峨眉山月歌》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知识点《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词句注释
⑴峨眉山: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有两山峰相对,望之如蛾眉,故名。
⑵半轮秋:谓秋夜的上弦月形似半个车轮。
⑶影:月光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在今四川中部峨眉山东北。源出宝兴县北,东南流经雅安、洪雅、夹江等地,到乐山汇大渡河,入岷江。
⑷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省犍为县,在峨眉山附近。三峡:《乐山县志》谓当指四川省乐山县之嘉州小三峡:犁头峡、背峨峡、平羌峡,清溪在黎头峡之上游。一说指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⑸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州:唐代州名,属剑南道,治所在巴县,即今重庆市。
白话译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扬州。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练习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
2.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3.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答案
1.李白
2.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3.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一、重点字词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斜晖脉(mò)脉 羌(qiāng) 擎(qíng) 舴(zé)艋(měng) 霹(pī)雳(lì)
2.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老夫聊发少年狂 聊:姑且,暂且。
(2) 会挽雕弓如满月 会:定将。
(3) 也拟泛轻舟 拟:打算。
(4) 马作的卢飞快 作:像……一样。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 用原文填空。
(1)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2)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3)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4)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6)《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守边将士们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7)《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作者能够担当重任,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句子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耳中羌管悠悠眼前雪霜满地。远征的人心事重重不能人睡,将军头发渐白士兵满脸泪水。
(2)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都追随我打猎的盛意,我要亲自射杀老虎,让你们看看孙郎当年的英姿。
(3)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都停止了,想要诉说眼泪却先流了出来。
(4)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抗金)可以了却君王收复中原、统一天下的心事,可以了却我那驰骋沙场、赢得英名的夙愿。只可惜我的头上又新添了白发。
三、重点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望江南》作者温庭筠,是唐朝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2.《渔家傲·秋思》作者是北宋的范仲淹。
3.《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是北宋的苏轼。
4.《武陵春》作者李清照,是南宋的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是南宋著名的爱国主义词人辛弃疾。"赋"是写作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