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19小升初:对中小学减负的看法

144
作者 wq1017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4-12 16:34 字数 6675 阅读 808评论 0

天津奥数网 继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减负意见后,天津市教委也于近日公布了《市教委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规定(暂行)》,出台“史上最严减负令”,规定了中小学生在校时间、家庭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对违反减负规定者,一经查实要在全市通报批评,对学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警示,直至调离工作岗位。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响。

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我也谈谈对减负的看法:

一、“减负”不能一概而论。

社会各界有关“减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说明大家意识到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但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不可以“一刀切”,我们应该看到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存在不均衡,即使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不同的学生其学习能力与负担也不均衡,学习好的学生减负与不减负对其学习可能影响不大,但平常家长没有时间辅导或根本没有能力辅导的学生,如果在校期间再不能得到有效的教育,必然会受影响。即使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了,那初中升高中怎么办?考大学怎么办?这些国家能免试吗?毕竟大部分家长还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学业上能有建树,现在你面对的是一个区的同龄人,将来你要面对的是一个市、一个省,乃至全中国的同龄人。中国的教育改革必然要伴随着我们国家的整体改革,会经历不同的阶段,这个过程应该是漫长的,需要我们几代人去探索实践。

二、减负不应是目的,只是手段。

减负的规定出台后,所有的中小学校应该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狠下功夫。减负的关键是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特别是过重的心理压力。“减负”的实质内容应该是怎样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因此作为学校,特别是学校领导,不能为了应付“减负”检查而“减负”,盲目地陷入“减负”误区。应该通过对本地区部门乃至本校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详细调查、科学分析,找出抑制学生个性发展、造成沉重身心负担的具体原因,弄明白什么样的学习负担是学生过重的需要减去的负担?再对症下药。“减负”应该减掉阻碍学生健康成长、摧残学生身心的不合理负担,而不是减去所有的负担。

三、“减负”不应一味全弃。

“减负”不能变成“放羊”式的教学,我认为这对每一名老师都提出了新的课题。在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增大启发力度,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活泼,吸收得更快、更牢固,变得尤为重要。“减负”也不应是取消考试,而是要改革和运用好‘考试’这样的评价手段和方式,使考试不再变成‘学生的敌人’。“减负”不是不布置课外作业,而是要制止繁琐重复的、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的题海。对于一些巩固知识点的作业,不但不能减,而且要按质按量完成。“减负”是怎样科学地、适度地运用好考试、作业这些手段,保证教学质量,而不是形而上学、一味全弃,为“减负”而“减负”,为轻松而减负。要想减负而不减质,作为教师,就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尊重、保护并培育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与学习习惯,使之掌握有效的思维与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减负”就是将学生“要我学”的心里压力转化为“我要学”的积极兴趣。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得到心理、体力和时间的真正减负。


四、“减负”应该是减去学生沉重的心理压力,而不是把学习变得没有负担。

站在更为科学的立场,学习是不可能没有负担的,轻松愉快只是学习过程某些阶段的感受。适当的压力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源动力。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只要学习的目标是学生当时个性发展状况可以达到的,那么即使学习内容较多,即使学得较苦较累,学生也会以苦为乐,不足以变成沉重的身心负担。历史上许多杰出的人才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废寝忘食地钻研就是明证。我们减去的应该是已造成学生过重心理压力的负担,而不是让学习变得没有负担。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平常溺爱多,锻炼少,像“温室里的花朵”艳而不强。因此,作为学校、教师和家长,在减轻学生过重心理负担、免去繁琐重复的题海式训练的同时,还要增加符合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可能接受的东西,促进学生通过刻苦学习获得充分的发展;还要加强对学生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的培养,使他们懂得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凭自己顽强的意志奋力拼搏、不一懈努力,是成才的必由之路。使他们明白:大凡成功者,都是历经过痛苦的磨难,通过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达到了事业的巅峰。那些流传千百年的求学典故、成功案例看似不合时代,实则是真理。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现在的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生活绚丽多彩,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要面临的诱惑、困难、挑战很多,要把今天的学子培养成为日后可以担当重任的栋梁,我认为让他们经受多方面的艰苦磨砺是非常必要的。“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经历风雨怎么见绚丽的彩虹?”“世界上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真心希望我们的孩子和学生能够深深懂得这一点,趁年少时,好好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珍藏在每人心中的那个美丽的梦!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强盛,而刻苦学习、奋力拼搏。

【查看原帖并参与讨论:对中小学减负的看法】

编辑推荐:

天津小升初之我见——我眼中的中国基础教育

2019年天津小升初之我见——拨开小升初政策迷雾

2019天津河西区各校特长生招生情况

议论文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