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天津小升初政策不变 中高考改革方案出炉

144
作者 wq1017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4-12 14:51 字数 10565 阅读 673评论 0

两会期间,天津市教委在昨日召开媒体通气会,2019年,天津将在立德树人、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等方面深化改革。2019,天津教育有哪些新的举措?各区有哪些新的学校即将建成?跟着小编来看一看!

幼儿园:新建、改扩建100所幼儿园

实施学前教育五年发展计划。

新建改扩建、提升改造和接收配套幼儿园100所。

扶持150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对其进行资金补贴。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发展。

规范中心城区城镇配套项目建设,规定,以后新建小区必须有相应的幼儿园配套。2019年,天津中心城区新建小区新增、接受、开办共31所幼儿园。

中小学:天津“幼升小”、“小升初”政策不变!

2019年,天津“幼升小”、“小升初”政策不变!坚定不移地推行和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政策。

推进集团化、学区化办学。

推进第三轮义务教育现代化标准建设,力争200所学校通过达标验收。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发展学校联盟,办好百姓身边的好学校。

小学入学,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本市户籍年满六周岁的适龄儿童上小学,家长们可以拿着居民户口簿(包括蓝印户口)、合法固定居所的证明、儿童预防接种证,到所属学区片学校登记入学。

二是非本市户籍的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上小学,要按照本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由家长向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提交居住证、户口簿、在津合法居所的证明、在津务工就业证明还有孩子的儿童预防接种证,在区里进行登记申请入学,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将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统筹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

三是轻度残疾的适龄儿童可以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中重度残疾适龄儿童,可以到相应的特殊教育学校登记入学;确实不能进校就读的重度残疾适龄儿童,根据残疾类别和教育需求,由特殊教育学校或普通学校提供送教上门服务。

初中入学,也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公办初中实行划片入学。各区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初中学生招生人数和小学毕业生人数基本相当,教育资源配置基本均衡,中小学地理位置相对就近等原则,合理划定学区片。划片方式分为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

单校划片是将一所初中和多所小学,规划成初中招生学区片。实行“单校划片”的初中,采取对口直升的方式招生,也就是小学毕业生以校为单位,全部升入对口的初中学校。

多校划片是将多所初中和多所小学,规划成初中招生学区片。市内六区全部使用多校划片的方式。实行“多校划片”的初中,采取学生填报志愿和随机派位相结合的方式招生。小学毕业生可以在学区片内选择1—2所初中学校,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直接入学。当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时候,采取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入学。

二是民办初中实行网上报名、面谈录取等招生办法。即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兼顾面谈表现进行招生,一律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

三是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上初中,要按照我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由各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到公办初中学校入学。

明年本市将启用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管理平台,利用平台做好义务教育招生信息发布、招生入学管理工作,同时,对招生过程加强监管。届时,大家可通过平台及时查询招生政策,了解招生信息。

高中

实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深化与高考改革相适应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出台选课走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配套政策。对第二批特色高中进行评估验收,培育一批“品牌高中”。

市教委中学处刘文利处长介绍:针对2019年即将入学的新高一因天津高考改革,天津将进行高中课程改革。

2019年将出台5个配套文件。分别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导意见、普通高中课程建设指导意见、普通高中选课制走班制指导意见、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普通高中学生素质评价指导手册。这些配套文件正在修订,将会在适当时间公布。

此外,天津将会搭建高中学生素质评价平台,为每位高中学生建立素质评价档案,与考试院、高校联网,方便高考招生。

高考

市考试院高招处主任王泽来介绍:2019年天津高考将会发生如下变化。

2019年的普通高校招生,全市统一组织的考试项目依次有:

●2019年12月18日举行的艺术类美术与设计类专业市级考试;

●2019年3月17日举行的英语科目“一年两考”的第一次考试(含笔试和两次听力考试);

●3月25日举行的高职院校春季招生(分别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学校毕业生);

●4月中旬举行的普通高校体育类招生专业统一测试;

●6月7日、8日举行的全国统一高考。

英语考试有变

从2019年起,本市在现有高考英语听力两次考试基础上,将实行高考英语笔试两次考试,英语科目成绩取笔试和听力各两次考试中较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

考试时间分别是:

●2019年3月17日,将同时举行第一次英语笔试考试和两次英语听力考试。

●第二次英语笔试在6月的全国统一高考时进行。

2019年高职院校春季招生将成为市属高职院校在津招生主渠道

考试时间为:3月25日

高职院校春季招生将进一步强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

●高职院校春季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文化素质成绩使用考生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8个科目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绩点方式进行换算,计入录取总分;

●职业技能考试科目为“技术”和“综合能力”,其中“技术”科目为新增科目。

●高职院校春季招收中职毕业生,文化基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

●职业技能考试科目由“计算机”拓展为“综合能力”,且分为综合能力(管理服务类)和综合能力(工程技术类)两类,考生可自主选报1个考试类别。

批次合并方面

●2019年本市将合并本科一批A、B类院校,统一为本科一批;

●合并本科二批A、B两个阶段为本科二批A阶段,同时将本科三批并入本科二批,为本科二批B阶段;

●合并体育类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统一为体育类本科批次;

●合并艺术类本科批次和艺术类独立学院批次,统一为艺术类本科批(含A、B阶段),其中A阶段为使用市级专业统考成绩进行录取的美术及设计类本科专业,B阶段为使用专业校考成绩进行录取的艺术类本科专业。

录取方面

为进一步促进普通高校艺术类、体育类专业招生更加科学、规范、公平,有效增加考生录取机会、降低填报志愿风险,2019年,本市将在体育类本科批次和艺术类本科批A阶段招生中试行平行志愿投档。

市考试院高招处主任王泽来介绍:2019年在津招生院校提出2020年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以及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

2020年起,天津将实施全新的“3+3”高考新方案,在津招生院校将依据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统一高考科目将调减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由考生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中任选3门。高考改革扩大了学生与高校的“选择权”,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考试科目,高校可以按照专业(或专业类)对学生提出选考科目要求。2019年,在津招生院校要提出2020年在津招生专业(或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以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办法,并在2020年录取中使用。

市考试院高招处主任王泽来介绍:针对2019年即将入学的新高一,将会出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指导意见。

高校

新校区:

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加快实施,力争今年入驻新校区。

“双一流”建设:

共建类高校:

天津市、教育部共建:支持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天津市、河北省、教育部共建:支持河北工业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特色大学。

天津市、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建:支持中国民航大学重点学科、重点平台建设,成为高水平特色大学。

市属高校:

支持8所市属高校(需拥有博士点位)成为高水平特色大学。

支持部门高校学科争创全国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学科。

支持部门学科对接天津市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

支持学科群与产业群的对接。

职业教育:

支持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大学。

支持全市12所高职院校成为世界高水平、全国一流职业院校。

支持30个左右专业群对接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

职业教育

构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打通中高本硕技术技能人才上升通道。支持职业院校在海外设立“鲁班工坊”。

市考试院高招处主任王泽来介绍:将试点5+1本科生计划、也就是说中职生能直接升入5所独立院校、1所应用技术大学读本科。

京津冀一体化

落实京津冀教育合作协议各项任务。组建京津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联盟。开展高校教师跨省挂职交流、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着力推进国家大学创新园区建设。加快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建设。举办京津冀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

此外,北京籍学生因父母在滨海新区上班的,可以直接到天津滨海新区就读。

议论文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