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天津义务教育改革新政变化解读(2)

144
作者 wq1017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4-12 14:32 字数 3166 阅读 405评论 0

2019年可以说是义务教育的“改革年”。教育部先后出台了2019高考的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加分项目缩减与自主招生三个重磅文件,引起社会极大关注,也带来很多猜测。

【相关阅读>>>2019义务教育改革新政变化解读(1)】

【相关阅读>>>2019义务教育改革新政变化解读(3)】

对此,从幼升小到高考,家长都应全面贯穿理解,不能仅就某一个年级或学段割裂式地看待,错误的局部认识可能会在不适应中导致孩子升学、考试被搞得“伤痕累累”!

3、幼升小、小升初、中考择区、择校重要,择班同样更重要了。

教改前,择区、择校最主要的是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教改后择班的重要性会被进一步强化。教改后小学、初中弱校、强校间的差异被生源升学的最大化均等性所弱化,趋同性变得越来越明显。

高考考试制度变为“3+3”、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自主招生四者的结合。

专家解读:其中最重要的3+3和学业水平考试这两项,反映在教学中必然的唯一选择是:中学都将展开“分层教学”和“走班制”教学,这就会出现“同班不同学”的现象。

因此,未来一个学生进了任何中学除了获得这所学校的名头外,要想得到更大的好处关键在班级的选择上,而班级的选择虽然是自由的但却是完全按照分数进行 的,不同分数的班讲课的难度、进度、师资、教材、考题、生源等都是不同的。所以,教改后你进了什么学校相比较教改前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而能够进什么班将起 更关键和最直接的作用。

4、培养孩子各方面兴趣要常态化,放弃功利化导向,越早越好。

专家解读:以后高考取消了文艺、科技、体 育等特长生的所有加分,这些兴趣爱好似乎都不再重要了,其实这是重大误解!家长们必须要了解到,最多两年以后,高考录取将不再区分一本、二本、三本,甚至 连考试大纲也要取消,大学的录取将完全按照专业进行,学什么样的专业与孩子的兴趣、爱好直接相关,人学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干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就充 满乐趣也更容易成功、成才。要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就要从小学开始进行常态化发现和培养。

原来很多家长带孩子学文艺、科技、体育特长主要是为了小升初升学,功利性很强,现在功利性因为小升初升学模式和直升校的缘故已经被极大弱化了,但与孩 子的前途、未来的关系却被强化了,所以学特长的出发点、目的都会不一样了,后者变得更重要了,越早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所在,家长就会越轻松、越坦然、越自信,孩子今后的出路也越平顺。【点击查看详情】

编辑推荐:

2019天津小升初新政引学区房大热

2019天津小升初划片方案尚未出台

天津家长观点:不应取消小升初考试

议论文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