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天津小升初:教师轮岗是怎么一回事
2019年,天津市教委公布《关于推进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的意见》。今年秋季学期开学,本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将全面启动实施教师、校长交流轮岗。作为落实“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的重要保障措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将会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面对这样一个重大举措,校长、教师怎样看待?下面是几位参与交流的校长、教师谈谈他们的感悟、经验与思考。
【交流,点燃教育梦想——和平区新星小学校长·李素颖】
作为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首期学员,和平区“名教师、名校长”培养人,在昆明路小学担任九年教学副校长的我,于2013年交流到和平区新星小学任校长。这是一所由五所学校合并成的普通公办校,有17个教学班,现岗教职工70多人。学生大多是片内的孩子,还有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绝大多数家长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对学校的工作百分之百信任与支持,让我感受到一种朴素、简单、平和的教育氛围,让我这个初登校长岗位的“新兵”放下包袱,静下心来办教育。
在确立办学目标、理顺办学思路、找准办学要点的过程中,我不仅把近年来参与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学到的宝贵经验和从老校长、导师们身上学到的管理方法进行了有机融合,更通过和新领导班子、行政干部、教师的沟通交流、思维碰撞中受到启发、激励和鼓舞,在成就师生发展的同时,去追求教育生命“终身成长”“止于至善”的新境界。可以说,交流不仅为校长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带给校长新的机遇,也会让校长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这正是在为教育理想奋斗的征途上,一个先行者、示范者和领跑人发展的不竭动力。
【订单式交流更有效——四十三中学校长·邬学青】
教师交流的目的,在于均衡教师配置资源,缩小校际之间师资水平的差距。开展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焕发教师队伍的活力。做好交流工作,有助于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但实现这些目的的前提,是进行有效交流。进行无效交流,如为实现某种利益的交流,为达到指标、完成交流任务而交流,只能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麻烦,对教师专业发展不会起到促进作用。个人认为,区域学校之间订单式的交流更为有效,整体统筹,按需交流,不唯指标。总之,在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下,让交流成为常态,益处多多,但关键是实施得法。
【均衡促发展交流共提高——河西区上海道小学校长·范伟敏】
教育的均衡,关键在于师资的均衡。实现了“上家门口的好学校”的愿望后,家长们还希望孩子能遇到好老师。那么,如何使每个学校的好老师越来越多,满足学生家长的教育需求呢?
河西区自2006年成立联合学区,开始采取教师柔性流动的举措。9年间,上海道小学共派出交流教师40余名,其中骨干教师占80%左右。这些教师将上海道小学的学校文化、学校精神和教育教学新理念带到了交流校,引领辐射交流校的教师团队,收到了良好效果。与此同时,他们也从交流校中感受到不同的学校文化和学校特色,学到了许多优秀品质和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每学期,我们在交流教师中开展“我交流,我快乐”论坛活动,并评选联合学区优秀交流教师,使教师在交流中获得价值认同。
2019年,河西区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上海道小学与新建校梧桐学校组建了上海道小学集团。去年新学年开始,我们派出一位副校长、三位教师流动到梧桐学校,帮助这所新建校实现高端起步、高位发展的目标;梧桐学校也有三位教师到上海道小学开展学习交流。在半年多的交流中,上海道小学充分发挥学校的文化资源优势,与梧桐学校的教师团队开展理论学习讲座、心理健康辅导、文体活动比赛,并将12个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与梧桐学校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取得良好效果。
随着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本市将全面启动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总结已有经验,创新好的做法,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贡献。
【校长要始终肩负培养人的职责——六十六中学校长·马长滨】
随着本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启动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度,校长的观念也应该跟上改革的步伐。我觉得,作为校长,首先应该做到“以德感人,以情化人”。无论生源发生怎样的改变,校长都要肩负起培养人的职责。其次,校长应该做到“润化合一,以文化人”,认清现实、面对现实,顺应学生的天性,摸清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理清“做人与学习”的辩证与统一关系。再次,校长要加强师德教育,因为教师品德的优劣,直接会影响到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心理状态。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很多时候是与教师的心理指数紧密相连的。试想,一名阳光灿烂、春风满面的教师给学生上课,无形之中会为学生构建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更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所以说,校长要想在教育战线上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就应该下大力气,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研究学校的办学思路,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责任,加大学校的办学力度,实现自己的办学目标。
【交流促我成长——天津市汇文中学教师·李文欢】
2019年8月,我来到天津市第十九中学,开始了交流工作。这一年的交流中,我收获良多,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师德素养,都有了明显提升。
十九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为教师实施分层式教学提供了平台,避免出现“学优生课上‘吃不饱’,学困生却听不懂”的情况。在十九中学,我向王术明老师学习如何抓学生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基础;向左琳老师学习怎样调动学优生的学习积极性;向二南开的曲传玮老师学习怎样激发中等生的积极性,努力把他们变成学优生。
回首这一年的经历,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有机会走出自己的方寸之地,看到不同的风景。这次交流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的专业技能,也让我更加自信地站在三尺讲台之上,付出我的心血与汗水。
【收获成长的自信和动力——河北区新程小学教师·周瑾】
2019年9月,我作为交流教师到育婴里小学学习锻炼。真正走进育婴里小学,我才发现它成功的奥秘。
学校每月开展一次业务学习,每次围绕一个主题。每位教师都要撰写一篇学习体会,并由校领导亲自批阅,写下感言。在这里的每一次学习,都是对我的一次历练,让我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收获成长的自信和动力。
育婴里小学还有一项颇具实效的特色活动——“1+1大于2”磨课活动。罗丽娜老师身为组内两位青年教师的师傅,还肩负着与他们交流磨课的重任。罗老师反复听两位教师试讲,从教学流程设计、提问环节安排、语言精准表述等多方面为他们提出建议,促使他们的课在一次次精心打磨下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其中,既渗透着教师勤于钻研的态度,更凝聚着学校校本教研的强大力量。
学习之余,我还将育婴里小学对课堂教学的钻研精神带回了新程小学,与徒弟一同研课、磨课。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一定会让育婴里小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新程小学生根、发芽、开花,在新程小学这片沃土上结出累累硕果!
【我交流我快乐——河西区上海道小学·梧桐学校教师·宋瑶】
作为梧桐学校的一名青年英语教师,2019年9月,我有幸作为交流教师成为上海道小学的一员。
初到上海道小学,我感受最深的是它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尤其被其浓厚的教研氛围所感染。每一次教研活动,我都能从中有所收获。我们共同研究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教学模式,使模式为学生的学服务,为老师的教带来更多帮助。在教研中,我初步了解到上海道小学自主协商高效的教学模式,即协商约定—合作探究—自主展示—反馈评价—拓展延伸。上海道小学还为我配备了集团师傅——刘朵老师。刘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给予我精心指导,还在我参加创优课比赛期间,与我一起研讨教学环节,指导我如何训练学生,使我的英语教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让我领略到名校名师独具的风采。
交流,让我仿佛在教育的原野中呼吸到了新的气息,为我搭建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让我演绎更加精彩的教育人生。我交流,我快乐!
编辑推荐:
2019天津后小升初新政时代学校差别解读
2019天津小升初:市五所的学区房都涨了
2019天津小升初:划片入学需完善学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