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重阳节作文

篇一:中学生重阳节作文
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名“老人节”。今年的重阳节过得特别有意义,因为我们学校组织了三,四,五年级的中队长和五(1)班的全体同学到东成敬老院送温暖,献爱心,陪老人们度过一年一度的重阳节。
来到敬老院我们按照辅导员的吩付在敬老院门前的大空地集合,然后提着抱者花花绿绿的营养品和日常用品走向公公婆婆们。公公婆婆看了我们后,心花怒放,立刻排成两队队伍欢迎我们。好象当我们是他们的孙子了。
后来,红十字会的一位阿姨和华润超市的一位哥哥姐姐们还有我们学校的校长轮流上台演讲。最受人欢迎的要数华润超市的一位哥哥了!他冲冲忙忙地上台说了几句祝福的话,就说“拜拜”了。逗地大家哈哈大笑。演说就暂告一段落。
我们非常醒目,立刻把礼物交给了公公婆婆,而且我还对我前面的一位老公公说了一段祝福的话:“祝老公公老当益壮,身体健康”呢!老公公听了乐呵呵的好象十分开心。为了哄公公婆婆开心,我们几个同学找到一位走路不便的老婆婆,和她聊天,给她按摩,听她讲故事。虽然讲的是那些老掉大牙的故事,但是仔细一听,故事里蕴含着老婆婆的热情和好客,使我百听不厌。
快乐的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们要回去了。一路上,我没有了像刚才来老人院时的兴奋,心里好像有什么想不通似的:我看见东城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触景生情,担心我老了之后也会在那里安家,没有亲人来看望,每天孤孤单单,生不如死。不过,经过一会儿思考我那个想不通的事情已想通了。现在老人院的工作人员已经改变了很多,对公公婆婆像对自己的父母一样好,所以,我又恢复来时的心情,和朋友聊天、歌唱……
篇二:中学生重阳节作文
在这秋高气爽,菊花怒放的季节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这天,我们德州晚报小记者一行人来到顺城社区和爷爷奶奶们度过了一个快乐、难忘的重阳节——走进社区,与老人快乐相约。
下午2点半,我们早早地来到社区的小花园,等待着社区老人的到来。
“咚,咚,咚……”随着一阵阵锣鼓声,老人们骑着“毛驴”缓缓入场,毛驴身后跟着一个赶驴人。他们头上戴着五颜六色的花,身穿彩色的戏服,个个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再看“毛驴”也像人一样:头戴花,身穿彩色衣裙。
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爷爷奶奶们的精彩入场,爷爷奶奶们马上投入到表演中:“小毛驴”摇头晃脑、蹦蹦跳跳的动作是那么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再看后面,慢悠悠、颤巍巍地上来一位老奶奶,她的扮相更是可爱:下颌上有一颗黄豆粒大小的黑痣,手拿2尺长的旱烟袋,身穿紫黄色的花衣服,脚穿一双绣花鞋。只见她揪一下小毛驴尾巴,动一下小毛驴耳朵,逗得毛驴又蹦又跳,她还不时地和赶驴人打闹一番,这表演让我们捧腹大笑。
爷爷奶奶表演完了,我们都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想上去体验一番。征得老师的同意后,我们飞跑过去骑上自己的“坐骑”跟在爷爷奶奶身后学起了表演。什么“驴打架”、“驴过河”、“驴打滚”,我们都尝试了一遍。表演还不到十分钟我们就累得大汗淋漓、头昏眼花。我真正明白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深刻含义。
休息时,我们把爷爷奶奶们团团围住,一边给爷爷奶奶捶背一边连珠炮般地询问,爷爷奶奶乐得跟孩子似的笑呵呵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我从一位爷爷那里知道了刚才的节目叫“跑驴”,那位扮相滑稽的奶奶是“驴媒婆。”跑驴是我们德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80多年的历史,老爷爷是跑驴的第四代传人。跑驴分逗驴和群驴两部分,刚刚演出的是逗驴。那“毛驴”还是他自己亲手制作的。听了爷爷的话,我们纷纷跑过去看毛驴:只见毛驴的身体是由竹条扎成的,里面糊了一层纸,外面铺了一层布,这就组成了毛驴。毛驴的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是由一个乒乓球剪开涂色缝制的。在毛驴的头部有一个光滑的把手,骑驴人就是靠它使毛驴完成摆头、摇头等动作的。爷爷做得真是巧夺天工,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多么难忘啊,2010年的重阳节!多么幸福啊,2010年的重阳节!快乐乃长寿之宝,关爱乃幸福之源。我衷心地祝愿天下所有的爷爷奶奶们永远快乐、幸福、长寿。
篇三:中学生重阳节作文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秋高气爽,秋风习习,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叫敬老节。每年的这一天,都有许多人拿着风车、风筝去登山,祈福。
中午,我和妈妈、姑姑一家一起来到石化山广场,那里已经人山人海,路边多了很多买风车的小贩。红红绿绿的风车,不断地向我们招手。行人中,有三五成群的,有一家大小的,还有独自行走的,大家心里只有一个目标——“爬上山顶。”
我们先来到“飞虎亭”,从山下望上去,山路又窄又陡。开始爬山时,我还连蹦带跳的,山风迎面吹来,两旁的树枝摇摆着,好像在欢迎我们呢!可爬了一会儿,我已经满头大汗,一边喘气,一边手脚并用地向上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爬到山顶,我和表姐高兴得大叫着。山顶上的石头千奇百怪,首先我们看到一块石头上刻着“石化山”的三个大字,再走几步,有块叫“仙人床”的石头出现在我面前,表面平平的,躺在上面睡觉,我想一定很舒服。
我们一口气爬上一块大石头,放飞手中的风筝,风筝飘啊飘啊,飘上了蓝天白云间,不一会儿,就不见了,我们还在山顶照了几张照片呢!
站在山顶上往下望,一拨又一拨的人慢慢地往上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风车,有的有说有笑,有的在看风景,还有的拿着风车在山路上小跑、嬉闹,五颜六色的风车把山路打扮得五彩缤纷。
我们在山顶上休息了一下,慢慢地下山了。今天爬山虽然很累,但我也很开心。
米粒妈妈网为你精心推荐:
重阳节作文 | 重阳节日记 | 重阳节资料 | 重阳节手抄报
篇四:中学生重阳节作文
今天是重阳节,我本应该在写国庆的作业时我妈妈给我讲起了重阳节的来历,对多数人来说,可能对重阳节没什么纪念意义性吧。回答是不是的,重阳节不但是有纪念性也是有意义性的。接下来我就说说重阳节的起源吧!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今年的重阳节让我学会了不少的知识,今年的重阳节过得比以前的更加有意义!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篇五:中学生重阳节作文
逛超市是惬意的,赶集却是别有风趣。又到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早就听说每年临溪的集市很好玩,于是,我们全家脚踩自行车,沐着秋日暖阳,迎着丹桂飘香,赶集去了。
还没到临溪地界,就已经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马路两边停满的各种车辆,道路上人山人海,有附近十里八村的乡亲,前来购买价廉物美家居日用;有打扮入时却怀旧的“城里人”,淘宝平日大街上难以寻觅的徽州传统工艺品;也有背着旅行包,手持相机的旅游者兴奋地体验民俗文化,有好多警察在维持秩序,还有武警列着队在巡逻。
好不容易停好车子,终于进了集市,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啊!
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有民间工匠用原木竹自制的篮子、蔑盘、菜罩、刀板传统家居用品;有农民干活不可缺少的镰刀、锄头、扁担等徽州地区农家用具;有农民们用洋铁皮敲出的各式铁桶、铁箱;有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盆景和花草;有物廉价美的服装、饰品,还有现场制作的民间小吃。这些原汁原味的商品,我们看着特别有趣。
嘿,瞧,不仅东西多,而且卖东西的商家们也千奇百怪。有的,搭个“戏台”拿着话筒大声吆喝叫卖;有的,脱了上衣,身上写着“劲力”两字卖菜刀、砍柴刀;有的,放着劲霸音乐,跳着舞,烤着羊肉串;有的,把自己当成一个模特,里里外外穿着各种各样的衣服,热情地招揽顾客;还有一个老人吹着“天籁之音”,在吸引眼球,推销满身的葫芦丝……
不知不觉中,我停步在现场制作糖葫芦的店铺。哇,好娴熟的手法,串山楂,沾糖水,一气呵成,糖葫芦味香色全,令人垂涎三尺,嘿嘿,我也不例外。
逛着看着,夕阳渐渐西下,远处农家的炊烟袅袅升起,小宝宝们趴在妈妈背上挂着口水睡着了,手里还拿着半个棉花糖。我也渐渐走累了,在妈妈的催促下,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去。好期盼明年的重阳到来,再去回味那热闹的场景!
其他优秀文章:
万圣节英语作文带翻译
重阳节作文550字
重阳节送贺卡作文
重阳糕作文
欢乐谷万圣节作文
米粒妈妈网为你精心推荐:
重阳节作文 | 重阳节日记 | 重阳节资料 | 重阳节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