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蛙如何裸考进四校?一位家长的独门秘籍!

144
作者 伊比利亚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4-03 12:43 字数 29967 阅读 632评论 0
亲子教育·培养专注力5大法则,优秀从小抓起
本文内容来源家长帮上海站、由家长@天涯飘零提供过去一年的中考经历,准确的说是中考前两个月的经历,历历在目,必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脑海中。儿子在众多的上海中考考生中,是极其普通的,在外地学校上完了三年级,到四年级时,才转到上海,曾想找个相对好点的小学,但由于没关系,也不用心,总感觉小学教育应该都差不多,就在旁边的一所对口九年制学校(三分之二是民工子弟)念书,且我们所在区教育质量是比较落后的,但进去前学校还要进行测试,数学80多分,英语在外地基本没念,好像是40多分,然后面试老师介绍到一个小学英语老师家补习了大概2个星期左右。四年级开始就在上海的学校继续学业。应该说这种基层学校的老师水平不高,教学也不大认真,比如作文教学也采用题海战术,从不讲解。学校宗旨好像是重视素质教育,不追求成绩之类,其实实际也无法追求成绩。但小孩学习成绩在年级里一开始就排到年级前三,还沾沾自喜,平时就喜欢玩游戏、看电视、上网。我们刚开始也带小孩到附近的少年宫上写作课、剑桥英语,但感觉效果不大好,小孩本身也不大兴趣,也就很快放弃了。到了五年级,他们班上新来的数学老师叫班上学生参加旁边区的希望杯竞赛,参加了几次外面的培训,然后复赛、决赛,拿了个学校唯一的铜牌。学校老师在学生快要毕业时,开家长动员会,说还是留下来读初中,说是小孩按现在成绩到时有把握推优的,到私立初中怕是竞争不过别的小孩,但孩子母亲坚持要送小孩到私立初中念书。尽管在小学唯一的一次区统考中,在学校名列前茅,但投了几家区顶尖民办初中的简历,但区统考的分数还是达不到人家的录取分数线,最后只好到了一家愿意接收的本区二流私立初中就读,开始了上海的初中学习生活。其实我是想和各位分享中考前两个月的心路历程及中考前的“葵花宝典”(儿子自己说的),但小学阶段的教育随便谈谈,其中有经验,更多的是无法弥补的教训。进入新的初中学校,从预备班到初二结束这三年基本都是流水帐,我认为记录这流水帐毫无意义。所以我想就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和自己的一些体会、感想,随便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我至今不明白,上海的语文作文,老师好像都不进行修改的,只是评评分或评评级的,作文也采用题海战术,从小学到初中都一样,外地学校老师都是进行精心修改和评论的,平时老师也特别要求学生注意收集好词好句的。我想小学、初中阶段的记叙文还是外地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好。当然自己小孩的作文基本都在平均分或平均分以下,其原因还只要归咎于从不进行课外阅读,沉迷电视和游戏的原因。现在在四校高中,看到老师对作文的批改,还是比较认真、细致的,我认为还是自己就读学校语文老师的教学水平,而不是上海语文教学方法的因素,因此,学校和老师还是一个重要因素。我基本和大部分家长一样,确实没精力对小孩进行辅导,也只是考试后问问分数和排名。我基本认为保持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兴趣比强迫学生学习更好,也更有效,所以我从不逼迫小孩念书。但小孩尽管和在小学一样,仍然沉迷于动画片和电脑,但有一点比较好,对老师布置的作业都能做到100%完成,只是除此之外,再不肯多学一些课外内容了。此外,我还有一个深刻体会,作为家长在上海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必须重视为数不多的区统一考试,对其他考试可不予重视,其他考试,包括期中、期末考试,只是作为自己小孩学习的参考,对升学来讲,别无任何意义。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初一年级唯一的一次区统考,小孩发挥失常,名次竟然落到年级一百名开外,公开宣布成绩后,竟然当场哭了,他们班班主任打电话说回家,劝我们不要骂小孩,说他自己已很难过。所以我认为大部分老师还是关心学生的,如他们班数学老师竟然不相信小孩数学成绩如此低,亲自到区里帮查考试卷子。后来才知道是很多题目根本都忘记做了。从此,我对考试的临场状态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也知道小孩内心是多么希望考的好些。所以现在我内心衷心感谢很多老师对自己小孩的关心和爱护。从此也明白自己小孩在压力面前,内心是多么的脆弱。电脑游戏和动画片对小孩的吸引力真是巨大,至今我还是束手无策。初中阶段的考试基本都是半天考试,半天在家复习,在家的半天,我知道由于无人管,小孩基本是抓紧时间玩电脑游戏和看动画片的,这多少影响了小孩的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的。此外学习兴趣也是极为重要,即使在念小学是一本康熙字典式的“哈利波特”都能一口气看完,还能记住冗长的大部分人的外国名字和外国地名,但就是不肯看一眼“世界名著”和“中国名著”。由于我们采用放任教育,根据自己小孩的特点,在考试前,基本采用“激将法”和“奖励法”去激励他自己抓紧学习的,这办法基本还算屡试不爽的,这初中三年来,奖励了他从小的任天堂手掌机,PSP,3DS等,虽然自己知道物质奖励不是最好,但确是最有效的。断断续续也就想到这么多,只是我们从来没想过要到外面补习或参加竞赛,但到了初三最后阶段才开始了解到上海的教育现实情况,竞赛真是太重要,但已为期太晚。从预备班到初三的三年时间飞快过去,迎来了最关键的初三学习,进入初三,学校一改原来的教学模式,老师全部换成毕业班新老师,班级按初二期末考成绩按蛇形排列分出两个重点班和四个平行班。这其实是很平常的事情,至今我还没想到这件事在儿子心理竟会引起如此大的波动的原因所在。也许是原来班里老师对小孩的特别关照?也许是班里同学间的感情特别好?总之,我是不了解小孩对这件事的心理状态。到了初三,重点班里教学进度特别快,然后平时考试或测验也特别多,基本上在每次测验的考卷上都有班级排名和最高成绩,也要求家长签字。我渐渐发现小孩名列前面的排名少了,起而代之的是中等及中下的成绩多了起来。从小孩的日记以及平常言语中,常常流露出对重新分班的不满和不理解。同时随着小孩开始发育,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还不好随便说他成绩下降。其实真正原因我到现在我没搞清,在作文中可能也有所表露,可能老师也察觉,老师解释分班是正常的,今后更高一级的教育中还会不断碰到的。儿子平常成绩的下降,也可能和初三阶段,一些同学和家长提前开始重视和冲刺有关。而我们从大人到小孩基本还没有危机感,还是按原来节奏进行学习,平时还是保证看电视和玩电脑的时间,只是作业和测试明显增加,有时做作业会做到晚上十一、二点。我们对上海中考政策的变化一无所知,总以为和以前自己学习一样,中考能考一个市重点就算可以了,毕竟还有高中三年呢。什么四大名校,什么八大金刚,连听都没听过,这也和我们所处的环境有关。周围只听到和看到周围小孩连上市重点的都很少。对自主招生,自荐,夏令营连这些名词也一无所知,好像只知道推优及名额分配这两种升学方式。并且想当然认为提前录取要等到推优结束才会开始。所以我们总认为时间还早呢,还想当然认为中考基本上不是太重要,比高考的重要性要差多了。但初三随着作业量越来越多,测验频率越来越高。由于大部分测验都需要家长签字,所以对小孩的学习状况总算有所了解。再说这段时间,家庭及我本人发生了一些严重状况,根本也无暇顾及到小孩的学习。小孩早上上学基本也是自己打出租去,不知是不是家庭状况影响到小孩,反正小孩的测验成绩排名在班级前几名的次数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在中下的次数越来越多。连续一段时间测验成绩竟然稳定在中下水平后,作为家长终于忍不住了,于是从幼儿园到现在,我第一次主动到学校找相关老师了解小孩最近的学习状况及成绩下降的原因。我记得到了学校大门,门卫须家长报班主任的姓名后,才允许进入学校。我一下子懵了,不要说班主任的姓名,就连所有任课老师的姓名都无一知道。这让门卫更认为我是冒充家长了。最后通过打电话才知道班主任的姓名,门卫说,从未见过这样的家长。在门卫的嘲笑下,我终于第一次就关于小孩的学习状况到办公室找老师了解情况。正巧几个老师,包括班主任都在办公室,老师们确实也很热情,把成绩单及考试名次和我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你小孩的成绩还属正常,考个区重点还是有把握的。因为这所学校的培养学生的目标和我们家长的目标有明显差距。我还了解到前面一年的中考竟然没一个学生进入四校(不确实)。只是常宣传学校进入区重点高中的比例名列本区前茅。在老师们的安慰下,我又感到小孩的学习还算可以,也没引起什么重视,只是对小孩的语文和作文水平,感到实在太差劲,作文还常常偏题、离题,内容空洞。我多次就作文问题还小孩进行了一次指导。也买了几本优秀作文书,要求小孩有空阅读,但好像至今还没翻过。我对小孩说,作文就和你讲故事一样,只有故事别人爱听,内容精彩,别人才会听。其实作文也一样,不一定内容要真实,只要写出来的内容别人认为是真实就行。因为小孩一直固执地认为作文的事例一定要真实。这观点实在令我太担心了。从初三开学到初三下学期一模考这段时间,就小孩的学习来说,还是和原来没什么变化,只是感觉到他的学习在退步当中。初三第二学期开始没多久,家里的一楼信箱常会收到一些广告,电话也会有培训机构的热情邀请,有些培训机构免费提供上海中考政策讲解,我去听了两次,得益非浅,从此认识到上海中考的重要性,也认识到自主招生已成为上海招生的主流,和上海高考一样,上海中考也有“裸考”的概念。随着自主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裸考”进重点学校的大门已逐年徐徐关闭。由于之前从未涉及竞赛,临近的一模考的成绩就显得极其重要了。也了解了上海市高中层次分明,从“四校”,八大金刚,市重点,区重点直至普通高中。每一级都有相对应等级的大学。你要突破等级,今后可能连资格都不会给低级别的高中学的学生。从小孩的几次谈话中,我渐渐了解小孩内心的目标已坚定锁定“四校”,这点倒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然后,学校召开初三年级的家长会,对“一模考”进行考前动员。我这时才开始对小孩的进行了一次较为严肃的谈话,你要想进四校,必须在一模考进入区前一百名,才有可能。也许谈话动员起了作用,平时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比之前少了些,学习的专注力似乎比之前有明显提高。中考“一模考”前,我把之前作文应如何写的注意事项又重申了一遍,并要求他准备好素材。也许是以上因素起了些作用,在“一模考”时小孩和我们都认为发挥了不错,考了班级第三,年级第五的成绩。但没有公布区排名,估计也就一百名左右。刚心定了没多久,但没想到的是,之后一次接一次的打击接踵而至。。。。。。首先,我开始上网关心四校及八大金刚的自主招生信息,才发现时间已经太晚了,许多名校已经预定牛蛙了,我们匆忙准备投递资料,竟发现自己小孩有价值的资料一片空白,只有“一模考”还凑合算可以的分数,最后只好在网上投递了些名校的申请(大概四个不算特别顶尖的外区高中学校),其实我特别希望能找一所全寄宿学校,因为可以在高中时使他没条件沉溺于电脑和电视。但我知道,对于自主招生来讲,一切已太迟了。没想到的是,小孩说学校通知他,本区的一所唯一市重点办一个冬令营,他可以参加,问我要不要去,他说学校有十个名额,根据去年经验,最后只招收一个。他自己认为认为录取率不高,希望不大。一个如进不去,会打击中考信心,一个万一进去签约,就无法实现自己进“四校”的愿望,四年的初中学习连中考也没意义了,有点心不甘。最后,自动放弃了这次难得的机会。最后,学校十人竟然进去了五位,而且都是理科班。其实,我至今还认为市重点理科班和四校平行班应该差距不大。所以对小孩的感觉还是不能太相信,应多做了解。我们最好的一次机会就这样自我放弃了,连班主任老师都感到不可理解。然后,得到了七宝中学的自主招生的第一次测验通知,我们很高兴,从网上了解七宝中学教育质量在上海名列前茅,学校环境也非常好。况且学校地处偏僻,可能竞争不是太激烈。但到了学校门口,一切太出乎意料了,七中门口人山人海,参加考试的学生人数竟然有一千五百名之多,在校门口了解到基本七宝中学的招生主要是上宝初中和文莱初中的表演赛。而且目睹牛蛙满地,真是大开眼界。很多学生和家长基本都是一考完就赶场四校或其他名校的考试,其实我感觉自主招生的考试,同时也了解到上海所有名校都有自己的子弟初中,子弟初中又有子弟的儿子小学,直至子弟幼儿园,这就是上海教育的现实。对于所有名校自己的子弟学校的学生来讲,其实自主招生考试太占便宜了,自主招生考试就和平时测验一样,其题型、难度等都在意料之中。但对于非子弟学校的学生就比登天还难了。最后结果和很多其他外区学生一样,只得到了“候补名额”的安慰短信。但我至今还仍感谢七宝中学给予的这次机会,让小孩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位置,外面牛蛙真是多啊。还有七宝中学的环境真好,学校大楼的两幅标语也符合小孩和家长的理念,一切都给我和小孩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唯一的缺点是路程实在太远。因为主要是把希望寄托在学校推优上,所以作为家长也还不大紧张,中考体育考试什么时候考也不了解,只是小孩说明天须带两罐红牛,才知道明天须进行中考体育正式考试。最终体育只考了26分,自己还认为不错了,后来问了别人和查了网上体育考试状况,了解到上海体育中考成绩基本上都是29分、30分左右,有些学校平均分都高达29.5分呢,这不是还没考就落后4分,要想考进“四校”,这四分可是致命的,很多家长都是体育考试分数较低而主动放弃报考“四校”目标的。请以后家长可不要犯我这样的低级错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更没想到的是,有一天小孩哭丧着脸回家,一问才知老师宣布的十四个学校“推优“名单竟然没有他的名字,而名单中有很多平时成绩一直比他差的同学,据他说还有留级下来的同学。老师没有任何解释,不平、委屈情绪长时间困扰着小孩的情绪,社会的不公现象、“拼爹”现象已明目张胆地公开出现在教育领域,这又是我们没有料到的。我们打电话给老师问小孩落选原因,老师说他们不知道,是学校教务处决定的,问教务处,教务处说你小孩排名第十五名,正好落选,并拒绝说明原因。并说总是有学生第十五名的。并说按你小孩的成绩,进区重点是没问题的。这件事对小孩的信心打击极大,直接影响到之后的“二模考试”。我小孩从不愿意在外面补课,况且我们也无法接送,只是小孩的语文特别是作文是薄弱环节,要想进四校,非解决不可。于是帮他报了个网络班,但观察其效果可能还是负的,因为他实在无法抵御网络游戏的诱惑。还有他们班数学老师有一次打电话,问小孩有没有在外面补课,如没有建议星期天到他家补课2小时,我们同意了。在此我非常感谢数学老师,让他有了可能拿到数学压轴题的可能。紧接而来的就是不太重要的“二模考”,“二模考”其实只是对自己报考学校的定位和参考。由于推优失败的原因仍影响着小孩的情绪,“二模考”成绩一落千丈,考试成绩勉强排到年级第二十四位左右,而且许多同学已和对应学校已经签约,有两门成绩已落到B级水平。在推优意外落选后,只好自荐,我们不敢自荐四校,就选了控江和七宝,两个学校的自荐考试在同一时间,最后还是选了七宝。由于没有竞赛的基础,最后结果可想而知。但这时我们对自荐已不抱任何希望,只是抱着让儿子熟悉考试环境,认识及正确定位自己而已。所以,我认为如果你小孩的排名在10%以内,千万要重视竞赛,最好和教学大纲反着,因为目前教学大纲只对应于90%的普通学生。否则,即使通过中考,在高中学习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这时,我们已经完全通过网络认识到中考的重要性,也知道了四大金刚和八大罗汉,以及这些重点高中在上海教育的地位。还知道了上海中考网,其实如果早点看到中考网及中考论坛,那就可以早做准备,不用走那么多弯路了。在这段时间,我们参加了两所区重点的邀请签约,但都被小孩很干脆地拒绝了,说是即使裸考也能进这些学校的。现在,一切似乎已经晚了,我们也着手准备帮小孩定位了。除了小孩还坚持“四校”梦想外,我们家长已经比较现实地帮儿子做好立足本区市重点平行班和较好区重点高中的准备了,现在只有“华山一条路”,那就是走“裸考”这条路了。什么叫“裸考”,就是别的牛蛙已通过“冬令营”、自荐、推优、特长招生等,和心仪的学校签约后,留下的学生,再扣除掉名目众多的加分或降分录取的学生外,所剩下的学生,完全靠自己在全市统一毕业考试中凭自己考试成绩录取相应的学校的“弱势群体”。首先须填写志愿,上海中考志愿最为复杂,有零志愿、名额分配志愿、中高贯通志愿和15个平行志愿。这也须家长花一定脑筋才能全部了解的。其实只有零志愿比较难填,因八大罗汉和外区重点高中在的本区招生名额,大多一个名额,最多也就二到三个名额,偶然性太大,我们感觉以其填报外区高中,还不如拼一下招生名额相对较多的四大名校中的两个。于是在两个中间采用抽签形式,选了其中一个。其实后面想起,真有点后怕,竟然“四校”中只有我们选的学校竟然比去年的最低录取线整整高了8分,其他的三校分数除了上中高了5分外,另两所都大幅下降,说明我们填写零志愿太随意了,不过当时我们家长心里已不抱太大希望了。填报志愿后,我们和小孩就自己的现实状况认真地讲了,参加裸考,最差的结果是区重点,考试正常发挥是本区市重点(全市排名25位左右),但可惜本区唯一市重点没有寄宿,除非临场超水平发挥否则不可能进入四校。但小孩还是坚定地认为一定要拼四校,要比推优的所有学生都考的好,并且第一次自己拔下心爱的闭路电路线和表示再不上网了。这时离开中考的考试日期只剩两个月不到了。想到儿子对“四校”梦想的坚持,我想怎样才能帮他完成这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考虑怎样让他在这次发挥出最好的状态,只要他自己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不留遗憾,什么结果都可以接受了。从真正意义上说,我们的中考准备从这一刻起才真正开始。从这一刻起,要想冲击四校,准备工作已不允许再犯任何错误了。我第一个措施就是督促小孩自己订下迎考复习计划,他说已有复习计划,我也就不追问和看他的学习计划。其实我对他们现在初中的学习不太了解,无法帮他订适合他的复习计划。但我观察,他把以前的做过的考卷,对做错的题目进行认真查看和订正。对英文单词和短语也经常自觉默读。根据儿子的特点,我们偶尔也用“激将法”,说能考个市重点我们就满足了。这一方面也是帮他降低压力,另一方面也是他真实状况的反映。完成老师的作业和自己按计划的复习经常到晚上十二点,早上还要自己打车到学校,这段时间的学习是很艰苦的。这时,即使他一个人在家里,我已完全不担心自觉学习的问题。除了常用的“激将法”之外,我们已强迫自己不讲任何不利于小孩心理的话了。另外数学老师的补习也已进入攻克难题的阶段。所以我认为,尽管可能有些老师的水平有限,但都有丰富的上海中考经验,我相信应付中考是完全没问题的,也就不参加其他任何的“夺分培训”。考前的复习阶段,一切都显得很顺畅,真正把之前的一切不顺利和不良情绪抛到九霄云外了。我自己心里分析“中考形势”,要想在626分内拿到600分以上,语文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中考女生考得好的原因。但语文,特别是作文应该说考平时积累的。况且作文的评分标准完全是老师的主观意愿,是最不易把握的,这也是现在尖子生大多选择自主招生的原因吧。数学压轴题也是至关重要的,他也是最后区分考生分数段的手段。恰好这两点作为家长的我是无法直接帮到他的,幸运的是,现在小孩的逆反心理一下子好了许多,你提建议他也不大顶牛了。但我想如何能真正间接地帮到他呢?我在拼命地搜寻二十多年自己参加高考的一幕,想从中搜寻些有用的经验。我想,要拼四校,首先到语文的作文必须达到平均分以上的分数,我随手翻了一本不久前才帮他买的初中优秀作文(他还没翻过),跟他明确指出,题目的关键字在作文开始和结尾必须想办法出现三次以上,中间部分作为记叙文,必须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这些要素,缺一不可,越具体越好,显得真实(虽然是编的),结尾使用拓展性或结论性结尾都行。然后通过天气、人物等描写凑足规定字数就行,天气和人物的描写要和主题相符。我和他讲,你自己看,即使是优秀作文,有80%也是套以上方式进行写作的,何况你的一直算差的作文呢。幸运的是,这点得到了他的完全认可。我根据小孩的作文经常离题偏题现象规定好以上内容的作文步骤。以此同时,他们老师也把他们自己做的作文中写得较好的选出6篇,准备套中考题目,于是我省掉了帮他准备作文材料的步骤,我只是帮他再稍为完善一下,把语句写通顺些。但我要求他做好无法套题的准备,并告诉他只要严格按我上述方法去写,得平均分是有保障的,杜绝作文崩溃现象的出现。总之,我最担心的作文就这样和他交待清楚,这是我能想到的对付他作文薄弱的最好的应急办法了。中考前一个半月开始到中考前三天,是小孩真正进入自觉学习状态的一段时间,每天按照他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一般到到晚上十一、二点左右。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考试前三天。考试前三天学校不再上课,在家里自己学习。我要求小孩这三天不要再进行什么复习了,主要是开始学习如何调整心态,如何进行考试,如何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为此我为他写下以下考试注意事项:考试心态:1.我已尽最大努力。2.考题目最好难点。碰到难题心里应该高兴。3.我没做出来的题目,别人也做不出来。4.考试程序(1)写好名字、考试号等。(2)开始前三分钟不动笔,浏览全部题目。(3)考试坚持从头到尾,碰到难题先放一边,从易到难。(4)碰到需检查的题目,做好记号,回头再检查。肯定对的就不检查。(5)有时间攻克难题。在下面我再分别就语文、英语、数学三门课的考试分别写了以下考试注意事项:语文:(1)按“考试心态”进行考试。(2)作文a.思考5分钟,再动笔。b.开头、结尾多用题目中的关键词。c.中间事例,必须有时间、地点、具体人物、事件、结果。d.在表现这些要素时,可采用简单的描写,如天气、人物形态、讲话表情、语气等。e.结尾除用题目关键词外,可采用总结性结尾或留思考性、开放性的结尾。英语:(1)按“考试心态”进行考试。(2)英语作文也采用语文作文形式。(3)注意从易到难,保证容易的题目不丢分,并攻克难题。数学:(1)按“考试心态”进行考试。(2)从上到下,从易到难。(3)检查可能出错的题目。(4)留点时间攻克做不出来的题目。我对小孩的物理、化学成绩一向比较放心,就没对理化考试写注意事项,事后回想,正是理化考试出了点小差错,主要是把老师平时给的一些题目当成考试的真理了,例如物理题一定是有答案的,电流表是有量程限制等,主要是把题目想复杂了,当时如果交代一下这些注意事项就更好了,当然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了。我写好以上这些,就随便叫他看看作为考试前状态调整的方法,他看了后,笑称真是“葵花宝典”,然后再问他,他竟能基本记住。好了,我应该成功地把小孩从对考试成绩的关注转向对考试细节的关注上来,有效地减轻考试的负担,同时也给他一些好的心理暗示和心理支持,并叮嘱如能发挥平时水平,不管什么结果都应接受。然后我想在整个中考的两天多时间的考试设计了一个“休闲式的中考”,让小孩轻松愉快地享受中考经历。我们在中考前带小孩去实地看一下考试地点,由于我们家里的住房较小,于是我在中考前一天在考场附近一家快捷酒店订了一个小套间,并有家常饭菜供应,在考试前一天就入住酒店,在考试前及考试期间,尽量保持自然宽松、自然的气氛。并要求不要进行数理化的考前复习,可以随意进行语文、英语的“临时抱佛脚”。由于我不和小孩住一起,但我可以感觉到小孩考前能睡好、心情不错。早饭也应他要求买肯德基早餐。考试的第一天早上,带着些许紧张、带着些许期望、带着些许兴奋的心情踏入了中考考场。进入考场前,我只简单交代了几句前面准备的考试细节,总之一切都显得很自然,小孩也和同学有说有笑地踏入考场。事后,我从小孩那里知道,有些同学考试前一天失眠了,一个晚上都没睡着。在每门功课考试完,除非小孩自己肯讲,也不问考得怎样,只问考试时间够吗?有时间检查吗?总之一切顺其自然。中午回宾馆休息,尽量让他一人在房间休息,考试前在考场外也不干涉他的“临时抱佛脚”的举动。只是在最后一门数学考试结束,问他这次考试发挥如何,他自己说数学、化学可能满分,并认为这次考试是所有考试中发挥最好的一次。另外,考试时他都带一杯泡好的绿茶,他说碰到做不出来的题目,他喝了几口茶,也想出来了,这也说明他在考试中,心情是极为放松的。最后他自己估分在570到583之间(不含体育分)。到公布成绩的那一时刻,当他用自己略显颤抖的手,按下鼠标,以下成绩进入了他的眼帘:语文:138数学149英语:147.5物理:87化学:59他的中考目标最后凭借“裸考”的出色发挥,总算是比较顺利实现了,总分也已达到所有招生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了。令我高兴的是,我最后的考试指导应该也取得不错的效果。难忘的2012年中考落下最后的帷幕。
小学作文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
相关课堂学习推荐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