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词及赏析-《青溪》的诗意及赏析
【国学大师张建云】亲授:35堂国学家风课,轻松教子苏轼的诗词及赏析-《青溪》的诗意及赏析
下面是米粒妈咪课堂小编整理的苏轼的诗词及赏析-《青溪》的诗意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请及时提出来我,以便我们更好的地为大家服好务!
一:《青溪》的诗意及赏析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注解
1、逐:循、沿。
2、趣:同“趋”。
3、澹:安静。
译文
每次我进入黄花川漫游,常常沿着青溪辗转飘流。
流水依随山势千回万转,路途无百里却曲曲幽幽。
乱石丛中水声喧哗不断,松林深处山色静谧清秀。
溪中菱藕荇菜随波荡漾,澄澄碧水倒映芦苇蒲莠。
我的心平素已习惯闲静。淡泊的青溪更使我忘忧。
让我留在这盘石上好了,终日垂钓一直终老到头!
【赏析一】
进入黄花川,就听到了清脆悦耳的青溪水声。溪水清澈,直视无碍,水中鱼儿追逐嬉戏,怡然自乐。茂盛的树木与溪边的小草、野花相映成趣。在大诗人王维的指引下,我们循着溪水继续前行。
山势斗折蛇行,千回万转,溪水一下子变得不安分起来了,在山间乱石中你推我拥,奔腾向前,哗哗作响,整个山林瞬间喧闹起来了。再往前走是一片茂密幽深的松林,置身其中,山色渐渐阴暗,丝凉意沁入心脾。顽皮的溪水经过刚才的打闹后,也许是累了,也许是被眼前的幽静同化了,陡然安静下来了,缓缓地无声无息地向前流着。
出了松林,我再次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菱叶、荇菜等水生植物在宽大的水面上浮泛着,一片葱绿,水流过处,微波荡漾,摇曳生姿;再向前走去,水面又似明镜般的清澈碧透,岸边浅水中的芦花、苇叶,倒映在水中像一幅天然画,鲜艳明媚。青溪,既喧闹,又沉静,既活泼,又安详,既幽深,又素净。难怪诗人王维对它情有独钟呢!
不难想象,当年诗人王维游此地的心境。“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他以青溪自喻,以清川的淡泊来印证自己的闲逸的情趣。心境、物境在这里已经融合为一了。
青溪虽不到百里,但带给人的愉悦、淡泊、惬意无可比拟。置身这里,拥有恬静,烦扰不再,有如此美景相伴,此生何求呀!我早已陶然其中,不想回去了。难怪诗人王维“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想坐在顽石上,悠然地钓鱼,要一生都隐居在这里呢!
其实大自然所呈现的景趣往往和人们的某种心境和谐一致,人们的种种心情也会在与自然的零距离接触中得到融合。造物者用它的鬼斧神工竟造就了这样一个空灵宁静的环境,此生能到此一游,无憾事矣!
【赏析二】
王维既为诗人又擅绘画,诗极山水,而画开南宗一途,诗心画意,每相融通,故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话对于领会王维的山水诗不无指导意义。这首诗所题“青溪”,在今陕西省沔县东,是一处不甚知名的所在。王维初隐之时,常循青溪而进入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游历,此诗约作于是时。肆意山水,领略自然风光,无疑是一种诗心与画意的结合,要理解王维这首诗,仅仅从一般诗情上是难以真正把握的,还必须涉及到画,诗画相洽,方见真谛。《新唐书》本传说王维:“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明代大画家董其昌亦说:“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摩诘所谓云峰石迹,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参乎造化者。”可见王维所画山水之特点便是采用渲淡手法,一反前人典丽繁复的细密刻画。所谓渲淡,是用墨渲染为深浅颜色,而这种深浅颜色,对墨之本色而言,都以淡为主,泯除了人为刻饰之迹,顺乎物性,冥合自然。这样作出的画,“画思入神”,“迥出天机”“参乎造化”,有了意境。王维自称“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就是说在创作之前先通过形象思维,达到神悟,与对象得以契合,方始创作,这便自有意境。
前四句交待游历,总写途中情形,稍加点染。
“趣途”即趋途。此行不足百里,溪水蜿蜒出没,山路曲折,沿山势峰回路转。这已先夺人意。接着细写,作者着色处,更见情趣:“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喧”字造成了强烈的声感,给人以如闻其声的感受。当它流经松林中的平地时,这同一条青溪却又显得那么娴静、安谧,几乎没有一点声息。澄碧的溪水与两岸郁郁葱葱的松色相映,融成一片,色调特别幽美、和谐。这一联中一动一静,以动衬静,声色相通,极富于意境美。这两句极写溪流激石之响动与缓入松林之平静,把动与静相结合,突出了自然的音响与色调变化。
后面两句:“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这一联,“漾漾”绘水动貌,“澄澄”状水静貌,与上句同是一动一静,极为传神。这是水势舒缓时的景象;菱草荇菜漂浮水面,微波荡漾,泛起轻轻的涟漪;平静明澈的水面象是自然生成的镜子,映照着水边的苇草。静的色与静的气氛构成了静幽的境界,充分显示了自然的本性。
这四句诗展现了作者“渲淡”的本色。“声喧乱石中”,本是刚性颇浓的动态景状,但是诗人一笔“色静深松里”,通过色调渲染的静态描写,依然归于淡,体现出自然的冥合,天机自成。“漾漾”、“澄澄”二句有移步换景之妙,然仍与上面连成一片,通过平静表现出淡然幽寂之境,从而达到了喧声、乱石、松林、水面以及菱荇葭苇在色调上的高度和谐相契。这便是“诗中有画”。然“诗中有画”并不是以诗句描出画面,而是诗的境界与画的境界相统一。
这种统计的前提是诗人对自然独特的感悟,诗人藉此生发出意境。“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即是诗人感悟自然、达到契合的说明。主观之心原本已闲逸宁静,而清川澹泊也正是顺乎了这种自然的属性,于是迥出天机的意境也就诞生了。诗心画意的一致,在这里还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先入与后得的融合,所以诗也就如画了。
正因为诗心与画意的统一表现了自己与自然的相契,所以永远追随自然也就成了顺乎情性的冥合。诗末了两句便可看作得其真意的伸说。它与前面的诗画认识相比,是感悟之后的观念形式,是意象之外的另一个理性的层次,可视为一个独立成分。“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作者隐用东汉光武帝时高士严子陵垂钓江边的典故,以示归隐之意。此二句既是从全诗意境领悟中产生的观念,也是作者思想的必然归宿。
扩展:王维青溪诗赏析/春夜喜雨的诗意及赏析/夜雨诗意赏析
这首《青溪》就是王维的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扩展:王维青溪诗赏析/春夜喜雨的诗意及赏析/夜雨诗意赏析
二:苏轼的绝命诗二首赏析
苏轼四十四岁时曾写过<咏桧>一诗,诗曰:
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诗中"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这么两句,却被沈括指为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如此!"指控他"大逆不道",一埸牵连苏轼三十九位亲友的大案,便因沈括的告密而震惊朝野,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沈括何许人也?他是北宋时代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他博学善文对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无所不精。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梦溪笔谈》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宝库,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出使辽国,驳斥辽的争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元丰五年(1082年)以宋军于永乐城之战中为西夏所败,连累被贬。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
像这样-位伟大的文学家和科学家,怎么能干出这等污陷人的小人之举呢?是嫉妒?非也.因为沈括当时也是名噪北宋的大家,不须用陷害人的手段来获取什么.那是因为当时的沈括是革新派王安石的同党主要分子,而苏轼则是旧党的中坚力量,是王安石的死对头.苏轼对王安石含消带讽,王也排挤苏轼,因为政见的不同,致王安石同党沈括对其痛下杀机,必欲除之。在沈括的历史上留下不光彩的陷害忠良的一笔,他才是那个乌台诗案的始作俑者。
苏轼下狱之后,自然引起朝野上下的关注.杭州湖州百姓们自发的连续为苏轼做道场,祈求神灵保佑他们热爱的人能化险为夷。
苏轼下狱,其子苏迈每天去送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心里早作准备。一日苏迈因银钱用尽,出门借钱,便委托一朋友送饭,这朋友不知规矩,给苏轼送去几样精心制作的小菜和一条鮮鱼以补养身体,苏轼见魚大惊,以为凶多吉少,逐写下绝命诗二首送弟苏辙。
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雨夜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二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挡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第一首通篇都是写给弟弟苏辙的:我身逢盛世,身为臣子的自己却愚蠢地自寻死路。中年殒命,一家老少十多口人,就要拖累弟弟来抚养了。青山处处都可以埋葬骨骸,只是当年与弟弟相约夜雨对床的盟誓再也无法实现,此后夜雨潇潇的时刻,子由只能独自伤心了。兄愿与子由世代都做兄弟,把未了的因缘付诸来生吧!
第二首是写给妻儿的:月光西沉,凛冽的霜气使御史台牢狱更加阴风惨惨,檐角上的琅珰在风中叮当作响。梦中那颗向往自由的心依然像鹿一样的奔向云山,可是现实中的自己,好像面临着滚汤烈火的鸡,生命危在旦夕。眼前浮现出孩子们的身影,他们个个额角丰盈,面相非凡,个个都是好样的。老妻与自己同甘共苦十多年,可惜平生没有什么积蓄,身后只能让她独受贫苦了。我热爱杭州、湖州的百姓我希望死后埋葬在浙西一带,来补偿杭、湖百姓对我的深情厚意!
据说神宗皇帝看到此诗也为之动容,苏轼的笔下,亲情的力量感天动地。
弟弟苏辙在兄入狱期间,连连上表皇帝,欲解除在身之官以赎兄罪.
当时已退休在家的大臣张方平痛心不已,写了一封亲笔信,派儿子张恕连夜进京营救。
当朝宰相吴充进言神宗皇帝:曹操这个奸佞之人尚能容下祢衡,陛下为何就不能容忍-个写诗的苏轼呢?因为神宗也是苏轼的忠实粉丝,(他常常在吃饭时停下筷子拍案叫绝,嫔妃们便知道定是读了苏轼的诗文。)並不想杀苏,只说问清此事就放人.
神宗的奶奶曹太后更是苏轼的忠实读者,病危之时含泪对神宗说:"你爷爷在世时曾对我说他觅得2个相才,-个是苏轼,-个是苏辙.可是我沒机会用了,留给儿孙们用吧。现在苏轼因诗获罪,开国百年尚无先例,这一定是被人陷害.我就要死了,不可再有寃枉之亊,我不求你大赦天下,只求放苏轼一人,我死无憾也。"
昔日的新党领袖王安石已罢相三年,虽与苏轼政见不同,相互排挤。但在生死关头却奋力上书皇帝,为苏轼说情,疾呼:安有圣世杀才士乎?王安石不愧宰相气量,君子和而道不同,堪称君子.神宗不觉心动,说道:这场公案就以公一言而决!
苏轼终于走出囚笼,这位伟大的文坛领袖情不自禁地写道:"平生文字为我累,此去名声不厌低."
应当感谢沈括和那些救赎苏轼的人们,是他们行为,才有了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同时也救赎了中国后世的文化与良知.
三:有关离别的诗词及赏析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之作。它曾被谱入乐曲,称为《渭城曲》或《阳关曲》(《阳关三叠》),在唐、盛时代广泛流传。安西指唐代的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境内。渭城在长安附近。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为自中原赴西北必由之路。当时行人到西北去,都要经渭城,出阳关(或玉门关)。此诗所写,即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在唐代,西北地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各民族之间也经常有政治上的交涉,军事上的冲突,因此,往来道途的人很多,而在当时,两地的生活水平、风俗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当亲友到这种辽远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人们自然会更多更深地表示自己的殷勤惜别之情,如这首诗所写的。
从诗中可以看出,元二并非离家作客,而是已经游宦长安,这一次,又奉使到更远的西安去。王维也是在游宦之中,并非居家,这一次,乃是客中送客。元二从长安出发,王维送到渭城,置酒饯别,诗即从渭城风物写起。
前两句布景。地是渭城,时是早上,细雨濛濛,沾湿了微细的城土。天气不好,增加了旅途的困难,当然也就增加了别离的怅惋。客舍写明客中送客,并显示远送渭城,暂留复别的情况。古人送别,都要折柳为赠,所以柳色青青,见之不免触目惊心。朝雨画出凄清之景,新柳勾起离别之情,只写景物,而别情已有丰富的暗示。
后两句抒情。使命在身,分手在即,虽然远送,势难再留,这时,也没有其它的办法,只能劝元二再饮一杯,再待一会而已。用一“更”字,则此前之殷勤劝酒,此刻之留恋不舍,此后之关切怀念,都体现了出来。所以这一个字的容量是很大的。为什么如此地殷勤、留恋、关切呢?因为元二一出阳关,就再也没有象自己这样的知心朋友了,何况他还越走越远,要到安西呢?从此以后举目无亲,还是在故人面前多饮一杯吧。只这廖廖十四个字,就将好友之间的真挚情谊,抒写无余。言简意赅,语浅情深,正是这首诗的成功之处。
3、《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首先送行者是谁不得而知,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
非常普通的一首小诗,却是对友情的最好诠释,此诗更是被后人所传诵。
4、《别董大》二首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適的《别董大》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关于董大,各家注解,都认为可能是唐玄宗时代著名的琴客,是一位“高才脱略名与利”的音乐圣手。高適在写此诗时,应在不得意的浪游时期。他的《别董大》之二说:“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可见他当时也还处于“无酒钱”的“贫贱”境遇之中。这首早期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但诗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前两句,直写目前景物,纯用白描。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高適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后两句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这首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適“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如何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又如何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
4、《西厢记·长亭送别》
【元】王实甫
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长亭送别》这折戏充分表现了一对恋人被迫分离时内心的痛苦和怨恨。在凄凉的气氛和痛苦的内心独白中表现了两种不同思想的对立,戏剧冲突在一种独特的形式中巧妙地得到发展。
莺莺的唱词,体现了她大胆反抗而又温顺柔弱的性格特征,同时深刻地揭示了女主人公的内心矛盾,反映出封建社会妇女的地位和命运。作为一个相国小姐,她的反抗和怨恨表现得含蓄深沉,她不仅不能有越礼的行为,同时在情人离别时因有母亲在身边也不能畅抒情怀,这就显示出她性格中温顺柔弱的另一面。她的痛苦中,不仅有离愁别恨,而且包含着怕将来被遗弃的隐忧。
《长亭送别》充分表现出《西厢记》作为一部抒情诗剧的艺术特色。开头化用范仲淹《苏幕遮》中的词句和意境,运用具有特征性的景物写情,情景交融,构成凄清哀婉的诗的艺术境界。下面《滚绣球》一曲,则以主观的情感去驱遣客观的景物,既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语言亦雅亦俗,既华美典丽又通俗生动。夸张、对比、烘托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是极夸张的句子,充分揭示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怨恨,真实动人。《三煞》中从笑和哭、喜和悲、暖和寒构成的鲜明对比里,强烈地表现出人物孤寂难耐的离愁别恨。而整折戏里,从头到尾处处点染的西风黄叶、衰柳长堤等种种凄清的物象,使整个环境和背景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与人物的感情心境融化为一体,增强了戏剧语言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5、《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这首词是作者离开汴京(当时为北宋首都),与情人话别之作。从上片的描写,我们可以这样想象:一个深秋的傍晚,北宋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郊外,一个临时搭起的帐篷内,一对男女饮酒话别。帐外,寒蝉凄惨地哀鸣,好象在为他俩伤别而哭泣。那不远处的长亭,已经隐隐约约,可见天色将晚,一场大雨也刚刚停歇。天将晚,雨已停,河边不时传来艄公的喊声:“快上船吧,要开船了!”两人不得已徐徐站起,移步出帐外,万般依恋之际,此刻可真的要分手了。你看他们双手相拥,泪眼相看,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船开了,人去了,渐行渐远。情人岸边伫立,含着泪,举着手,一直目送那兰舟消失在无边无际的暮霭里。
这首词主要以冷落凄凉的秋景来衬托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在仕途上失意,不得已离京远行,这种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便谱成了这首词的主旋律。其成功之处在于写出了他的真情实感,但格调较低沉,情调未免太伤感了些。另外在表现手法上,这首词以铺叙为主,白描见长,勾勒环境,描摹情态,惟妙惟肖。写景则近景远景相连,虚景实景结合;写情则极尽渲染衬托,层层推进。情随景生,景随情移,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6、《赠别》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一首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
齐、梁之间的江淹曾经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销魂”四字。但这种感情的表现,却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这种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诗不用“悲”、“愁”等字,却写得坦率、真挚,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
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著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诗人爱得太深、太多情,以至使他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出内心的多情。别筵上,凄然相对,象是彼此无情似的。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这种情人离别时最真切的感受,诗人把它写出来了。“唯觉樽前笑不成”,要写离别的悲苦,他又从“笑”字入手。一个“唯”字表明,诗人是多么想面对情人,举樽道别,强颜欢笑,使所爱欢欣!但因为感伤离别,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味。
题为“赠别”,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带上了感伤色彩。这就是刘勰所说的:“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的眼里烛芯却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的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诗人用精炼流畅、清爽俊逸的语言,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风流蕴藉,意境深远,余韵不尽。就诗而论,表现的感情还是很深沉、很真挚的。杜牧为人刚直有节,敢论列大事,却也不拘小节,好歌舞,风情颇张,本诗亦可见此意。
7、《鹧鸪天》
【宋】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又是精美的玉杯,又是佳人彩袖下的纤手捧来,这份殷勤,公子便是不胜酒力,也无以推却了。为了佳人的良情柔意,今宵一准拚他个醉颜酡红。
佳人自然也有以相报:只见她翩翩起舞于杨柳楼头,只闻她的清歌起于桃花扇底、缥缈于晚风之中,公子的杯中始终不空,她也舞到月下楼头、直歌至风儿消歇!
若不是佳人这番多情、风流的公子又怎来得这般佳句:月儿不是自落,倒似是在低窥她的舞姿;风儿不是自散,倒似是在屏息静听她的娇音。
不过,毕竟是家道中落后感伤的晏小山,如此佳人悦公子,公子怜佳人的旖旎情事,他却总爱放在漫长的别后去追忆,在一盏孤悄的以内灯之下、在相对如梦寐的惊疑惝恍之中……
8、《生查子》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这首词中描写了作者昔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抒发了旧日恋情破灭后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上片写去年元夜情事。头两句写元霄之夜的繁华热闹,为下文情人的出场渲染出一种柔情的氛围。后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
下片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月与灯依旧”与“不见去年人”相对照,引出“泪满春衫袖”这一旧情难续的沉重哀伤,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
此词既写出了伊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的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在写法上,它采用了去年与今年的对比性手法,使得今昔情景之间形成哀乐迥异的鲜明对比,从而有效地表达了词人所欲吐露的爱情遭遇上的伤感、苦痛体验。这种文义并列的分片结构,形成回旋咏叹的重叠,读来一咏三叹,令人感慨。
9、《送别》
【近代】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悲欢离合乃古往今来、芸芸众生的永恒主题。“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对分离的凄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朋友的劝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对友情的珍重,“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是对别离的伤感,“金陵弟子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是别离时的苦闷……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送别曲中,“离情别怨”是永恒的旋律。“五四”运动以后,抒写离情别怨的诗文依旧蓬勃,佳作如潮。其中,李叔同先生创作的校园歌曲《送别》,尤其脍炙人口,风行天下,历久不衰。
10、《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是一首情意绵绵、感人肺腑的送别诗。作者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首联以对偶句写景,未见“送别”二字,但细细品味,那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你看,送别已至城外,主客两人却仍难舍难分。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山清水秀,如此美景,怎不令人流连忘返。可是现在,两人却不得不分手了,又怎不留恋万分?“横”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白水的动,用词准确而传神。
颔联是诗人对友人远行的看法。蓬草枯后根断,常随风飘飞,古人常用以比喻飘流无定的游子。“一为别”就成“孤蓬”,实为感伤;而“孤蓬”之“征”遥遥“万里”,连明确的目的地也没有。可见朋友此去,并不是有了什么归宿,而只是去寻找归宿。如此别离,怎不令人心酸?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油然而生。“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颈联由眼前之景道心中之意。通过“浮云”与“落日”表现“为别”时双方的心理活动。朋友即将告别远游他方,行踪如浮云飘游一般,看到浮云就能体会到游子的心境。而诗人看到那逐渐下落的夕阳,想到同友人的分别已是不可再拖,更是万分留恋!“游子”之“意”及“故人”之“情”虽未明言,却可由特定景物“浮云”、“落日”引发联想,手法委实高明。
尾联写离别时的场景。惜别已到“落日”,万般无奈,这才“挥手自兹去”。“挥手”既指分别双方各自挥手,珍重道别,也指诗人伫立原地,深情凝望,长久挥手,以示难舍之情。“兹”近接“落日”,指“此时”;遥承首联,指“此地”。“萧萧班马鸣”一句,实际是借离群之马的鸣声来寄托他和友人的离情。表面上是写马,实际上是写离情。
这首诗是送别诗中的佳作。诗中出现的青山白水,使人联想到朋友间深厚而纯洁的友谊,构思极为新颖。
11、《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是李白初居安陆时所作。出川未久,刚刚结束江南吴越之游的李白,这时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两人一见如故,在送孟浩然东下扬州时,李白挥笔写下了这首传涌千古的杰作。
形势动、意境阔大是此诗最突出的特点。黄鹤楼在江夏,与广陵(今江苏扬州)相距数百里,诗人举重若轻,将楚地吴天尽收于短短的四句诗中。首句说友人孟浩然辞别黄鹤楼开始东行,次句描写阳春三月,友人一路江行的旖旎风光.后两句写隐没于碧空尽头的孤帆和与天相接的江流,则象一条无形的纤绳,缩短了黄鹤楼与扬州在读者心中的距离,使诗作描绘和包容了广阔无垠的空间。此诗每句分别各用一个动词:“辞”、“下”、“尽”、“流”,从不同角度(行者与相送者)表现了时间上的顺承关系,给人以流动之感,加上动词自身给诗句带来的动势,使全诗雄浑壮阔,.呈现出一种幽深高远的意境。
1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倘若你负命运行,为排遣江面的孤独而翻开的一部诗卷;倘若你浪迹天涯,漂泊他乡,感怀吟咏;倘若你在冷风凄凄,秋雨淅沥的深夜,把诗夜读。你翻开的,吟咏的,夜读的假如真的刚好是这首思乡曲,那么你一定会在不知不觉中有一种无以名状的思潮萦绕于脑际,心灵深处有一缕乡愁从朦胧的思绪中缓缓走来,很快会闪现在记忆的天空。于是,一段久已淡化了的还未曾忘却的往事,一种情意缠绵的思念,一种若隐若现的渴望,一种望穿秋水的企盼都会从遥远的世界飘然归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山东,指华山以东的西蒲州,诗人的故乡。并非指现在的山东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写作这首诗时,王维才十七岁,正在长安游历,谋取功名。繁华的都市对于一个雄心勃勃、热衷于仕途的年轻人来说有多么的诱惑力啊!然而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在历经沧桑之后,面对着茫茫人海,孤独寂寞的时候,何况又正值佳节之际,对故乡的怀念更牵动着这颗少年游子的心。此时此刻,这种思乡之情使他倍受煎熬。诗句一开始就用了一个'独'字,强烈地抒发了这种情感。接下去,同一个句子用了两个'异'字,进一步突出了'独'的性质与程度,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特殊处境。二句意思:每遇到佳节,我就更加思念家乡的父母兄弟们。'每',每次,所有的佳节。'倍',加倍。这个词的运用包含着:平时的日子里也总是不断地思念亲人。如果改'倍'为'便',就没有这个意思了,份量减轻了。'倍'词的运用,使诗的形象丰满了,内涵增大了,意境深远了,可见王维炼字之纯青。词在语言里使用久了,由于社会的发展,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以及表达能力的需要,意义就会发生变化。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有的词义转移了。'亲',在这首诗当中专指父母,属词义扩大范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诗人想象中的情境。
茱萸,落叶乔木,有浓郁的香味。相传,古代有一个叫桓景的人,跟费长房游学多年。有一天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你家中有灾,应赶快回家,让家里人做绛色袋子,装上茱萸,系在臂上,登高饮菊花酒,可以避祸。桓景回家就照费长房说的做了。当桓景从高处下来回家的时候,发现鸡犬牛羊全都死了。后世人们在九月九日聚登高,佩戴茱萸饮菊花酒,认为可以避灾长寿。遥知:在远方想到。这个词像纽带一样把相隔千里的丙地亲切、自然地联系到一起。按一般的构思方式,作品的后半部分,应该接续前文的基调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或寄情于景,或直抒胸臆。而诗人的高妙之处却偏不承接上句之意,反而讲述了在家乡的'兄弟'思念自己。作者设想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情景:重阳节这一开,家乡的兄弟们都登到高处,每个人头上插满了茱萸。他们互相观望,此时此刻,大家一定会自然感到就缺少我一个人,肯定会思念起独在异乡客的我了。兄弟思我之情可见,自己的思乡之情也就更加突出鲜明了。这种写作的创新不仅避开了俗套,而且大大增加了诗歌的容量。这种构思的方法曾被很多敏感的文学家所捕捉,请看同代诗人罗邺的'雁':'暮天新雁起洒下汀洲,红蓼花开水国秋。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诗的大意:在傍晚时分,新来的大雁从汀洲稀疏的红蓼花中飞起,这里是一片水国秋光。想到家乡今夜月光之中,必定有人有江楼之上对月远怀吧)不写自己触景生情思念故乡亲人,却写故乡亲人想念自己,进一步突出了自己忆乡情重。
古往今来,游子,思乡是文学作品中长久不衰的主题,独在他乡思念亲人的感受可谓人皆有之,但王维之前却没有人用这样朴素精练的语言成功地表达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经王维写出,就不胫而走,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了。如果没有王维当年在长安游历,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人类的这种微妙、丰富的情感思维,就没有人来一语道破。
四:关于爱国的诗词及赏析、?
关于爱国的诗词及赏析、?
关于爱国的诗词及赏析、?的参考答案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的《犇-嫑》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翻译: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赏析: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光照日月的传世名作.此词即抒发他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反映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全词声情激越,气势磅礴.开篇五句破空而来,通过刻划作者始而怒发冲冠、继而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汹涌激荡的心潮.接着,“三十功名”二句,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则展现了披星戴人、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隐然有任重道远、不可稍懈的自励之意.“莫等头”二句既是激励自已,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倍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耿耿之心,拳拳之意,尽见于字里行间.下片进一步表现作者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靖康耻”四句,句式短促,而音韵铿锵.“何时灭”,用反诘句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语感强烈,力透字背.“驾长车”句表达自已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壮志”二句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的愤激之语,见出作者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结篇“待从头”二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复、江山一统之后,再回京献捷.全词以雷贯火燃之笔一气旋折,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因而一向广为传诵,不断激发起人们的爱国心与报国情.
翻译: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那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翻译:
在家国都遭逢千辛万苦期间,我通过的考试而被起用为官.我为朝廷起兵抗元已整整四年了.这些岁月,由于战争不停,田园寥落,人民痛苦不堪,祖国的山河也已破碎得像在风雨中摇曳的柳絮一样不可收拾.随着抗元斗争的不断失利,自己也像受到暴风雨吹打的浮萍一样生死难卜.在江西的惶恐滩战败后,被元军追赶,我的心绪就像惶恐滩的名字那样惶恐.我被押解过零丁洋时,身为俘虏,心里那种感受就像零丁洋的名字那样孤苦零丁.自古以来,有哪个人能长生不死呢?但重要的是要留下赤胆忠心,在史册上光辉照耀.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
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
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
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
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翻译: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更多优质内容还请大家关注米粒妈咪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