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天过海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张宏杰简读中国史:启发心智,打开人生格局瞒天过海,意思是瞒住上天,偷渡大海。比喻用谎言和伪装向别人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在背地里偷偷地行动。出自《三十六记》。
“瞒天过海”这一词语的形成,或与元初未知人士所撰《薛仁贵征辽事略》中薛仁贵设计让唐太宗渡海的故事有关。
据说唐朝初期,唐王李世民帅三十万大军御驾东征高丽盖苏文叛军(今天的朝鲜半岛),当唐朝大军浩浩荡荡行至辽东海边时,赶上了恶劣天气,海面上大雾弥漫、波涛汹涌。此时的李世民对如何渡海一愁莫展,又不敢冒然行军,但延误时机将对战局不利。正当李世民忧心重重之时,他手下的名将薛仁贵想出了一条妙计就是:“暗中哄骗李世民强行渡海”。因为作为一名有勇有谋的战将—薛仁贵对整个战局是胸有成竹的,当时唐军讨伐的叛军盖苏文被打的丢盔卸甲狼狈的从海路逃回了朝鲜半岛。从将领薛仁贵的角度来考虑、逃回朝鲜半岛惊魂未定的盖苏文除了想守住自己的老巢以外是无力短时间内从海路上设伏阻击唐军的。所以时不待我、错过时机后患无穷,但作为一国之君的李世民顾虑太多,毕竟自己的三十万子弟兵如果在大海上稍遇不测都将导致全军覆没,作为一国之君他不容许自己犯这种错误。但作为一名猛将薛仁贵的勇气并体现了出来,将军带兵打丈要的结果就是战争胜利。于是薛仁贵暗中命三军备好船只做好出海准备,又准备了一条大船将船仓周围遮掩住,在船仓内大摆宴席并让行军总管张士贵柬言李世民:“大战在即请陛下宴请众将士,鼓舞士气提振军心”,蒙在鼓里的李世民也欣然答应。在李世民和众将敬酒的觥筹交错之际,忽然船体摇晃、波浪拍打着船体的声音传入仓内,李世民慌忙掀开船帘走出仓外,这才发现自己的三十万大军已经乘船开到大海之中。恍然醒悟的李世民对着张士贵苦笑到:“爱卿骗的朕好苦啊!设了这么一计哄骗朕来渡海,事已至此,众爱卿都是为了江山社稷,朕也不能怪罪什么了,盼众将士众志成城旗开得胜”,最终唐军成功渡海剿灭了盖苏文叛军。
这也就“瞒天过海”一计得名的由来,在古代皇帝贵为天子,主宰天下。试想能把一开唐盛世的皇帝李世民给蒙骗了的计策,可见此计的高明之处,所以“瞒天过海”能排在三十六计的第一位也是实至名归。
《浩然爸爸讲三十六计》针对儿童战略思维构建,历史与现实结合,趣味与哲理并重,每期13分钟,共计三十七集,对于开拓思维能力、启迪谋略智慧、提高文化素养、促进语言发展都有极大益处。
《浩然爸爸讲三十六计》系列节目,对每一计都做了全新解读,超越原先的军事领域,结合当下的实际案例和孩子熟悉的生活场景,让这些古老的思想文化真正被孩子吸收和掌握。引人入胜的故事,丰富有趣的知识点,亲子互动式的讲解方式,孩子都爱听,也听得懂。
适合对象
3-10岁希望提升传统文化修养的孩子们;
进阶启蒙教育,注重儿童综合素质养成的家长;
儿童蒙学从业者、研究者。
课程收获:
了解中西军事历史及军事思想,构建战略性思维;
掌握更多新鲜词汇,提高语言水平、写作能力;
进一步加深中国传统文化积累,提高国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