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逼你是因为我爱你
零基础学钢琴《向往的生活》要开播了,看到这个消息我总会想起那个拉小提琴的刘宪华。在聚光灯下的他,琴声如泣如诉,时而如淙淙流水,时而如巍巍高山,优雅从容得像个王子,令人惊艳。
在他“女神”杨颖来的那期节目里,杨颖问他小时候是不是被父母逼着学小提琴的,他点了点头然后表示小时候自己也不愿意学,一直到参加比赛,才真正喜欢上了拉小提琴,并且现在“非常非常感谢”父母。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初父母的“逼迫”,也就没有今天这么优秀的大华,这样的“逼”,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深沉的爱。
逼一把,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潜力
对我们这一代来说,提起青春,“周杰伦”一定是绕不开的三个字。自习课上的mp3里,午休时间的校园广播里,一起玩耍小伙伴的口里,时不时就会传出周杰伦的歌,像是年少时光的背景音乐。周杰伦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当然与自身的努力和天赋有关,但也离不开妈妈当初的“逼迫”。
在一档节目中,周杰伦回忆起小时候练琴的事情。4岁开始练琴的他,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乖小孩,根本没有办法在琴凳上安安静静坐2个小时好好练琴。但是,好在有妈妈陪着他,当他不想练琴的时候,妈妈就会逼他继续。当然,那时候的他觉得自己好委屈,别的小孩子都能自由自在的玩耍,自己却要练琴。
一直到后来慢慢长大,周杰伦发现自己在音乐上真的很有天赋,比同龄人更加出色,也慢慢理解了妈妈的良苦用心,没有当初妈妈的逼迫,也就没有如今能谈一手好琴的自己。这种心情后来被周杰伦写成了《听妈妈的话》,表达了自己对妈妈深深地爱意和感谢,也感动了无数歌迷。
孩子的本性都是爱玩的,玉不琢不成器,即便是美玉都需要经过雕琢才能成大器,何况人乎?如果一味地放任孩子,不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身上的那些闪光点就会一点点湮灭。孩子的潜力有多大,不逼一把,谁都不会知道。
逼一把,让孩子未来不后悔
蔡康永有一段话广为流传: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在适当的时候逼一把,让孩子未来不后悔,能够稳稳抓住每个机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家有儿女》里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刘星和弟弟小雨怪妈妈刘梅在小时候没给自己报兴趣班,不然现在自己应该也是个有特长的人。
刘梅特别无奈的表示,自己给他们报过,但是他们自己嫌累,没坚持下去。刘星立刻反驳说:“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您就不懂事吗?您就应该从小教育我。”
《向往的生活》中,杨颖在听完刘宪华被逼练琴的故事之后,也很不甘地问了一句:“当初怎么没人逼我呢?”
在适当的时候,逼孩子一把,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未来的某个人生节点上,也许正是这项技能可以帮孩子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不要让孩子在未来错过机会后,悔不当初,回头不甘心地问你:“当初为什么不逼我?”
逼一把,让孩子体会付出后成功的喜悦
之前有一部刷爆朋友圈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曾引发过热议,影片讲述了父亲马哈维亚训练两个女儿摔跤,经过长期的刻苦练习,最终大女儿吉塔从省冠军一路走到全国冠军,甚至在国际性的比赛中拿下了金牌,成为了世界冠军。
马哈维亚对女儿们的训练是十分严苛的,不能吃咖喱等辛辣食物,凌晨五点起来跑步,不许留长发……这一切都是为了训练她们的体能,逼她成材。
当然,在一开始的时候,女儿们自然也会想办法偷懒,比如调慢闹钟多睡一会儿,但是被马哈维亚发现后,反而加重了训练量,以示惩戒。
慢慢地,两个女儿也发现了摔跤的乐趣,发自内心地爱上了这项比赛,特别是大女儿吉塔,更是发现了自己擅长的技能,唤醒了内在的人格,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最后在成为世界冠军后,吉塔和父亲相拥而泣,发自肺腑地感谢父亲:谢谢您,爸爸!
哪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取得成就的道路上所经历的一切,都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坚强和坚定。正是因为这一路的付出,才使得成功的喜悦格外强烈。
不仅在影视作品中,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李亚鹏的女儿李嫣十分喜爱钢琴,但是在考级的过程中,因为乐理知识没过而失败。小菇凉当时就很不开心,表示自己不想学了。
面对这种情况,李亚鹏没有选择放任女儿弃琴,而是耐心地开导女儿,以自己考交规失败过两次做例子安慰女儿,“逼”女儿坚持下去,终于,小菇凉选择再努力一把。第二年的春天,李嫣考级成功,李亚鹏高兴地在微博上贴了女儿的琴照,开心之情溢于言表。
无论是严苛的马哈维亚,还是温情的李亚鹏,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逼”孩子努力向前,也最终陪伴孩子取得了成功。这一路上孩子的成长,又岂是一个奖杯、一本证书能概括的呢?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聪明的家长都懂得适当的“逼”一把,助力一下。让孩子成为更优秀的人,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让孩子更早地明白付出才有收获,这些都将成为孩子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