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微信群流行 别做不受待见父母!
「学霸养成记」50本必读书单:通关考试、综合提升、理解生活
家长微信群流行 别做不受待见父母!
越来越多的家长正成为“家长微信群”的成员。打开手机,能看到老师留的作业、学校的通知,能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现,还能与别的家长分享教子心得,不亦乐乎?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言论的地方就有滋扰,微信群在便利交流的同时,也使一些家长感觉增添了烦恼。
开心事
辣妈帅爸们一起自驾游一起团购
讲述人:洁妈
女儿到海口市二十五小上小学一年级那年,我加了一个全年级的英语群。在上面认识了一批家长,因为大家格外谈得来,我们随后又建了一个小群。群里有17位家长,建立起了一种与同事、兄弟姐妹之间都不相同的感情。这是一个可以说心里话,又有很多伙伴给出主意的地方。大家都是第一次当家长,遇到困惑,在群里倾诉一番,立刻有人尽力给你想点子,帮你排忧解难,你会感觉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有一种团队的归属感。这个群,还是各种资源的分享库,比如说,某个小朋友生病了,需要去看医生,群里立刻会有家长找到相关医生的值班时间,甚至帮忙预约挂号。大家彼此帮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单说拼车接送孩子,就是一种很节约人力和物力的行为。更贴心的是,哪天有某位家长有事不能及时去接孩子的话,在群里打个招呼,立刻会有别的家长主动来帮忙,把孩子们带回家一起做作业,还会给孩子们充满爱心的晚餐。
因为孩子,家长们走在了一起,聚会成为一种常态。现在我女儿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群里的伙伴们聚会过十多次了,娱乐项目包括一起去琼海自驾游、一起去海边烧烤、一起办生日派对等等。我们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难免感觉孤独,每次家长聚会,他们都非常兴奋。通过这个群,他们结识了很多年龄相同的小伙伴,在一起玩得很开心。
可以说,这个家长微信群影响到了群里每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为啥这样说呢?哈哈,因为我们这些辣妈帅爸都是团购发烧友,大家通过这个微信群团购过大米、地瓜、水果、服装、鞋袜等等五花八门的东西,零售价和团购价之间差距有多大,大家内心的满足感就有多强烈。
有利于培植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合力
讲述人:贺晓英
我在海师附小当五年级(2)班的班主任,平时,我喜欢用手机、照相机随时记录下学生们成长的点滴,通过微信圈这一现代媒介纽带与家长们分享。
而今家校微信群如此火爆,大概是因为,家长、学校的沟通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而是平等的合作吧。从传统的家访、电话过渡到微信圈、博客群,确实改变了沟通方式,是从事务性告知到情感型互动的转化。
微信群让家长、学校的沟通变得更加及时和快捷。班上的新鲜事儿、特色活动当天都可以通过微信群这一平台进行传输、展示,让同学和家长们及时了解学校开展的活动。老师们、还有一些家长都不时地将自己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拿出来与大家共勉,听取他人意见,并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每一位家长都是孩子成长的见证人和陪伴者,他们也需要成长,需要不断地学习。我的感觉是,微信圈里所分享的那些充满智慧和正能量的教育案例和成果,有利于培植家庭教育的力量,使之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烦恼事
反感个别家长实施“经济绑架”
讲述人:朱芳
我的孩子目前上初二,他刚上初一那年,班主任老师建了个微信群,班里的大小事情老师都会在群里发布,家长们也不时转载一些热门微信互相分享。一开始,感觉这个群非常有必要,但渐渐地,我觉得这个家长群变了味儿。
我孩子所在的这个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群里的家长,有很多是私企老板,在很多细节上都能感受到,他们很有钱。特别是在暑假里,今天这家晒孩子在外国夏令营游学的照片,明天又有家长传上来举家到日本度假拍到的风景,而我只有在手机屏幕前艳羡的份儿。越看心里越不是滋味,恨自己这个工薪族没本事,挣不出出国旅游的钱,不能让孩子跟别人一样出去见世面、开眼界。
更难以忍受的是,那些有钱的家长喜欢实施一种“经济绑架”。比如说,学校要开运动会,立刻有家长提议,“我们凑钱给全班买饮料吧。”很快,群里其他几名家长也纷纷表示,“我们凑钱买帽子”,“凑钱买面包”……
家长群虽说是自发的组织,但更像一个江湖。群里不少家长都是老师的“铁杆粉丝”,就希望老师能对自己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比如说,每次老师刚在群上发布当天的作业信息,就有十几位家长络绎不绝地撒花,“老师您好辛苦啊!”在教师节前,有个家长提议,“老师平时这么辛苦,我们要凑钱给老师买礼物才对。”就在前几天,有个家长莫名其妙上来说,“我们成立一个基金会吧,这样班里组织活动方便点。”我对此感觉特别反感:开学时每个学生都已经交过几百块钱的班会费了,你还忽悠家长交钱成立基金会干嘛?你想捐钱自己捐,别拉着大家啊。
看学霸家长晒分有受虐的感觉
讲述人:陈军
我的孩子今年上高三,以前我一直是家长微信群的“铁杆粉儿”,每天守在群里,不停拿着手机刷微信,看其他家长传授教育经验、看老师有啥提醒事宜。
但孩子进入高三后,可能是因为高考竞争激烈吧,我感觉这群好像“变味”了。那些成绩好的孩子的家长在群里的地位“高高在上”,每当他们在群上分享热门微信时,总会引来众多家长阿谀奉承和膜拜。每天都有好多家长争着跟他们聊天,就是想“套话”,问出他们家孩子学习的“法宝”。上回有个学霸的家长顺口说“新买的那种课外练习册挺好的”,此话一出,群里的家长逛遍了大小书店去买那本书。
自家孩子成绩平平,家长说的话也无人捧场,每次在群上发言,总是无声无息。和别的家长搭话,人家也爱理不理的。现在,我的心态越来越不好,攀比、生气、嫉妒、自责,各种负面情绪在心中蔓延。每次看完群里的聊天记录,除了自责就是看孩子不顺眼。现在,家长群对我来说,看消息心里不痛快,不看又浑身难受,真是一种自虐。
老师:我们也希望减减负
“建微信群确实便于和家长交流,但无形之中也给老师增加了负担。”在长沙一所民办小学当班主任的李老师表示,老师对此疲于应付,深感负担加重。以她为例,每天早上5:40起床,6:20到校看学生跑操或早读,送孩子们去食堂吃饭。每天上课平均4节,每天备课三次、制作一到两个课件。午自习守候学生学习,课余观察学生动态,晚上7点教班干部总结一天的大小事务,每天发一条微信或若干照片和家长们分享,晚上微信群里家长有问题还得一一解答。
李老师的同事蒋老师对此也深有感触,现在的家长很敏感,如果你表扬了一个孩子,另外一个孩子没得表扬,家长就会生意见。“我有次在微信群里晒了几个学生的优秀作文,结果有个家长问他自己的孩子作文也是优,为什么不晒。”
建议
可立“群规”避免滋生负能量
家长微信群该不该立个规矩?有丰富教育经验的海口美舍学校负责人孔海亮认为,群本身是为家长们提供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加以很好的利用,能够帮助家长学习到其他家长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建立家长群的时候,就要设立“群规”,从而避免群成为少数家长炫富、晒分的平台。“以我们学校为例,在家长会上,老师们都会提醒,这是一个集工作、智慧、正能量传递为一体的群,老师们会第一时间传输班级特色活动、教学成果,家长们可通过这一平台分享好的教育方法,传递正能量。若是家长们彼此之间的观点产生分歧,可与班主任直接沟通,不能把负面情绪往群上倾泄。”
作为建群的发起人,班主任或是家委会代表应该制定一个具体的“群规”,让“失控”的微信群回归教育交流的本质。比如,可设定禁止工作日上班时间向老师发问、家长不得向老师发红包、任何人不得在群里或向其他群友发广告等规则,这些老师和家长可以一起探讨。
链接
微信群最不受待见家长类型
工于心计型:老师的绝对“拥护者”,老师一发言,秒回:“老师您辛苦了”。还有些家长,自己孩子学习成绩不错,但总在群里放烟雾弹说绝对不给孩子报辅导班,其实周末都在外面培训。
晒孩狂魔型:时不时把小孩得到的奖项、获得的荣誉等等贴上来,骄傲地请大家点赞。
涉嫌炫富型:不是晒国外游就是晒孩子坐豪车的照片,兴致来了大手一挥发微信红包,而且数额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