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家长:一边要求孩子听话,一边抱怨孩子没主见

144
作者 宝妈爱毛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8-02 14:49 字数 8263 阅读 876评论 0
全国冰心作文奖指导老师:每天1个写作技巧,15天让孩子轻松掌握高分作文秘笈

教育孩子,很多家长进入到了这么一个误区:一边要求孩子听话,一边又抱怨孩子没主见。

周末与朋友约好一起逛商场,我先到了就在肯德基等她,旁边的一对小情侣在讨论去哪里玩,他们的谈话吸引了我的注意。

女孩提了几个可以玩的地方,都被男孩以“我妈说那里不能去”而否决了。

无奈女孩把主动权交给男孩:“那我们去哪儿玩?”

可男孩却没了主意:“你等会儿,我去问问我妈妈。”

女孩终于爆发了:“不用问了,就让你妈妈陪你吧。”说着拎包走了。

这时一中年妇女走过来大声的斥责男孩:

她问你去哪里玩,你就选一个喜欢的去处,这点事还要问我,好不容易介绍的对象又黄了,真是让人操心。一个男人连点主见也没有,我不能跟你一辈子呀......

然后巴拉巴拉抱怨了一通,这期间男孩摆弄着手里的饮料一言不发,看得出这个男孩平时都是听妈妈的,连与女友约会,妈妈都陪同。

可正是这种事事不放手的教育方式,让儿子养成了不会独立思考只按指令去做的习惯,成为典型的“妈宝男”。

如今在找对象上出了问题,妈妈又嫌儿子没有主见,可儿子这样不都是因为要听话吗?

这位妈妈一面希望孩子能听她指挥,一方面又希望孩子能有自己的主见,可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孩子不是长到某一个年龄,就像启动了某一个开关似的,“砰”地一声,突然间就蹦出了自己的主见。

这需要从小就不断去尝试,去犯错,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慢慢摸索出自己的行为模式。

儿童发展研究者福斯特·克莱恩和吉姆·费曾提出“直升飞机父母”一说,形象地比喻在孩子(包括已经成年的大人)头上盘旋着不肯离开的父母们为“直升机父母”。

?他们习惯不停把自己的经验灌输给孩子,用经验教训给孩子指明"捷径",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过一生。

但却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孩子需要自己思考,尝试和探索之后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真正成长为一个有自我认知的人。

2012年除夕,美国纽约下大雪。一名瘦小的男童全身仅着一条内裤,在零下13度的雪地中奔跑。

这则视频6年前在网络广为流传,视频中的男童名叫何宜德,被网友称为“裸跑弟”,当时年仅4岁。

“裸跑”是其父何烈胜进行家庭教育的项目之一,父亲在孩子身上还有一系列特立独行的“鹰式教育”理念,父亲何烈胜因此被冠以“鹰爸”名号。

去年,裸跑的男孩何宜德在“鹰爸”的带领下,又报考了南京大学销售管理专业自考课程。

8岁的何宜德已经在自家私塾完成小学和初中基础课程,并修读了部分大学课程。

看了 “鹰爸”的采访视频,他完全掌控了孩子的人生。

记者问:“有没有想过,儿子无法拥有正常的同学关系?他喜欢这样的生活吗?”

“鹰爸”说:“有质量的同学关系才有意义,无质量的同学关系可以不需要。”

其中还多次强调“没看出儿子抵触”,并说未来让儿子当一名企业家,但具体行业要他自己决定。

记者转问儿子何宜德:“你喜欢现在这种生活方式吗?”

小男孩回答的很谨慎,认为自己“现在很好”,但还是对同龄人的学习节奏,表现出羡慕。

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久而久之会失去自我,习惯性地依赖父母,难以独立思考。听话与主见之间本来就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这位“鹰爸”说要给孩子选择一条更好的路。

可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好的路其实是他自己参与选择的路,而不是那条别人告诉他该走的路。

经验丰富的父母固然可以给孩子一些好的建议,但一味按自己的意愿安排孩子就不可取了,要知道父母的终极使命是把孩子培养成能主宰自己人生的强者。

因为,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而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表姐是我们几个兄弟姐妹中最有主见的一个,她永远很早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认定的事情很少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评断。

这都归功于大姨的教育方式,大姨与大多数妈妈不同,她不要求孩子听话,反而很听孩子话。

小时候,表姐的玩具、用品、衣服基本都是以自己意愿购买的,大姨只是提建议很少干涉。

大姨觉得家长如果总越俎代庖去帮孩子做决定,那么孩子会越来越没主见,越来越不独立,碰上事情自己无法解决,她不希望表姐成为那样。

因此,在约定的家规内,大姨就让表姐自己拿主意,当然选择的后果也得自己承担。

记得有一年过年,大家一起到姥姥家拜年,表姐的新衣服很奇怪,衣服与她的年龄搭配很不相称,搭配也不伦不类。

姥姥埋怨大姨,大过年的你怎么把孩子打扮成这样,多难看啊。大姨笑着说,她喜欢非要买,就由着她了。我们一直很羡慕表姐,有这么开明的妈妈。

还有一件事印象深刻。一次,表姐放学回来,在楼下跟同学玩得高兴,不愿意回家写作业,向大姨提出要求:“我多玩会,晚饭后再写作业。”

大姨想了想答应了:“行,不过你自己把握时间,不要等会作业没写完就犯困了。”

结果,还真让大姨给说中了,玩够了,吃了饭,写了几行就已经困得睁不开眼了,不一会儿就趴桌上睡着了。

第二天,表姐因为没完成作业,被老师点名批评了。

回家后,大姨并没有责骂表姐不听话,而是让她自己思考一下这个事情,以后怎么安排时间。

教给孩子改进的方法而不是帮助孩子做决定。

自那以后表姐很少再耽误过写作业。

蔡康永说,父母对小孩来讲最珍贵的是什么?是给他们一个理想的环境,让他变成他自己,而不是变成我们要他变成的人。

我们都不希望孩子没主见,可很多时候父母的一言一行,或许正在把孩子推向“没主见”的方向。

我们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以孩子还小为由,事事干涉孩子,要求孩子听从自己,这就生生地切断了孩子的主见。

世间并不存在天生没主意的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

他们之所以变得“没有主见”,正是源于父母过多的干涉,总让孩子听自己的。孩子觉得自己反正做不了主,就不想多管了,久而久之就没有太多的想法了。

周国平说:“要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必须现在就鼓励她不盲从父母。”

在中国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愿意盲从父母,而是父母太喜欢帮孩子做决定。

有多少父母不是一边抱怨孩子遇事“没主见”,又一边为孩子张罗这张罗那。

家长们喜欢把乖不乖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要求孩子必须服从命令和安排、不许顶嘴,更不能叛逆,甚至拿孩子与其他乖孩子做比较,看谁家的孩子乖。

乖孩子确实可以省去父母不少教育麻烦,可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孩子没有主见,总是把“我问问”、“我该怎么做”挂在嘴边。

孩子终有一天要离开父母,到时候,谁来帮他做决定呢?

孩子的叛逆不听话,什么事都要自己做主,这是为了脱离对父母的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的过程,我们不该破坏它。

想要孩子有主见就不要压制孩子的想法和意愿,就让它们在孩子的内心中自由生长吧。

世间上只有一种成功,那便是遵从自我意愿,自由地度过一生。

父母应该如此,也应该把这个自由还给你所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