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不断变动,未来五年,看看校长面临哪些挑战?
36天视频号掘金营:手把手教你搞定视频号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特别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变动,中小学校长未来将面临新的“局面”和机遇,今天米粒妈妈网为您推送...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区域及学校教育又一个“五年”的新起点。随着教育改革步入新阶段,中小学校长在未来几年也将迎来诸多新挑战和新机遇。我们将聚焦这些新挑战与新机遇。
■校长声音
新常态下教育要
“因生而动”
对于学校而言,新常态下的教育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素养”、“互联网+”、“创客空间”等新理念、新事物、新举措扑面而来。转型已成为教育文化观变迁的动因。转型也必然引起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的深刻变革。未来学校校长需要在教育转型期间构建“以生为本,依需而育”的教育文化观,以此来顺应教育发展的新常态。
因此,“以生为本,依需而育”的教育文化观就是要让我们更关注人的教育,成就人的发展、满足人的需要是全部教育生活的价值追求。其核心就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保障和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为了提高学生对教育的满意程度而以“学”为中心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其本质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和精神塑造,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在教育中真切感受幸福,又在幸福中切实获得教育。
校长要当好教改、课改的带头人,读懂学生、读懂教师、读懂家长,并且要主动融入“互联网+”时代,以“互联网+”思维和方式引领学校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学生的成长。做好改革的校长要给学生、家长、教师以信心,我们要给校长以信心。
文/魏健(北京市回民学校校长)
挑战1
校长要不断提高课程领导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建设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同时还要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实践活动时间。在未来办学过程中,彰显学生个性与面对升学压力,会成为困扰校长尤其是中学校长的一对“矛盾”。北京十四中校长张琳认为,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亟待提高。
校长课程领导力主要体现在对学校课程建设和实施有系统的思考,整体的把握,既关注学校课程目标、推进策略的制定,也重视课程推进机制、课程实施效果和课程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认为,学校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必须与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学生的未来发展、与社会国家的发展有机对接。“未来,校长在课程管理中需处理好多元目标与培养学生基本素养的关系,处理好功利性和科学性的关系。”
对于中学来说,如何才能在确保升学率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促进其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陈经纶中学帝景分校校长刘雪梅表示,校长要做好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者”,将课程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学生培养目标等元素有机联系起来。
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校长丁凤良认为,校长除了做好“顶层设计者”之外,还要成为课程改革的“尝试创新者”。“本次深化课程改革给予学校的自主空间变大了,留给学校创新的空间也大。自主安排‘长课’‘短课’,10%学时学科课程可以走出教室,变换地点、形式地开展。
“此外,如何由过去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培养转向关注人的本身,关注人的个性、心理及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关注人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丁校长认为要做好这一点,对校长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挑战2
“供给侧”改革呼唤本土创新
日前,北京市教委委员、新闻发言人李奕撰文解读了北京教育“深综改”基于“‘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未来几年,北京市教育改革重点仍将落在“公平”“优质”“均衡”六个字上。
朝阳区师范附属小学校长齐振军认为,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丰富,学校课程改革的日趋活跃,校长要逐步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真正解决学生的实际获得问题,校长将在个人认识水平、研究状态、工作热情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面对组团式的改革,校长需要有饱满的热情,要正确理解各项改革的方向、思路、内容及要点,努力使自己的研究和创新常态化,不断克服改革中的困难,解决改革中的问题。”
因此,校长在办学过程中只有不断解放思想,不走“寻常路”,才能够实现教育创新,应对不断出现的诸多改革挑战。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认为,当下的教育改革需要校长具备不断反思的精神,培养旨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本土创新能力,“同时,确保办学实践是否符合师生利益,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符合当今社会的正确的价值取向,符合学校的实际状况。”
挑战3
学校治理体系期待新变化
今天的教育改革已经不是学校一家的事情了,而是与整个社会都密切关联。推动学校的改革,校长也不可能闭门造车就能完成。因此,就必须让社区、家长及相关人士和单位参与到改革中来。有专家指出,未来五年,构建现代化的学校治理体系,建立学校、社区、家长共同参与的学校发展的格局,将成为摆在校长面前更加突出的挑战。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烈指出,“学校应该是多元主体参与的民主化管理,教育是合作的事业,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就是要努力建立科学、民主、开放的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资源”。
因此,对于校长来说,就要带领学校独立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最终实现依法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实施课程,按照章程办学。“积极拓宽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建设现代学校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学校治理能力”。
此外,从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学校还需改变过于单一的教育形式,包括“活化”课堂教学结构、教学组织形式等,在时间分配、内容分配、活动方式上进行改革,通过结构化的设计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使教育突破空间、时间、教材、教师等僵化的边界,已成为校长办学、教师教学进一步关注的焦点。”北京市回民学校校长魏健说。
挑战4
读懂学生也需读懂教师
教师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中坚,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等方面代表着学校的发展现状和方向。事实上,学校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优秀的教育理念能否走进教师心灵,落实在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中,因为教师队伍是校长理念的实践者。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话题。在谈到教师观念的转变时,刘雪梅说:“在教育改革大潮中,每一个校长都不可能唱独角戏。只有激发每位教师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成为首席执行官,才能带领干部教师一起跳好圆舞曲,促进个人以积极的心态去改变自己。”如何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和教育反思,对于校长来说是一道重要“考题”。
北京市王平中学校长谢国平认为,校长不但要读懂自己、读懂学生还要读懂教师。要给教师充分的教育和学术自由,让教师在自由的教学秩序中的教学,真正成为自己教学活动的主人。“校长只有为教师创设一个自由民主的氛围,才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真正成为教学主体。”
如果您也有幼升小相关升学问题可以关注北幼升小网微信账号“米粒妈妈(bjysxwx)”,回复“咨询”二字获取留言咨询页面。我们将尽力为您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