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 家长必须知道的几件事

144
作者 小兰8535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3-26 10:10 字数 6440 阅读 1011评论 0
高情商婆媳沟通术,读懂婆婆心,掌握家庭主动权

近日,随着小学报名和面试工作的陆续展开,"幼小衔接"成为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就连上下班乘坐地铁时,也能随时瞄见坐在隔壁的那位手机翻阅着"幼升小"的新闻。

"收骨头"这个词,很好地反应了整个社会环境对于"幼升小"这个角色转换的定义。如何从相对宽松的小班化幼儿园过渡到更为严格的大班制小学,"幼升小"摆在家长面前的问题,绝不仅仅是一场考试那么简单。

TIPS1:幼升小,先让孩子爱上学校

在幼升小的问题上,孩子往往承受了无形的心理压力,而这份压力主要来自于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各种起跑线——这样的执念让大部分父母不得不向现实屈服,把还在幼儿园大班的孩子送往各种学前班。已经是"被动择校"的孩子,因为越来越少的娱乐时间和焦虑的父母带来的情绪压力,在上学前,就给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涯打上了负分。那作为父母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让孩子爱上学校!"曾被誉为"中国早教第一人"、国际领先的儿童情商和智商教育机构树仁荟大中华地区首席执行官夏弘禹先生给父母献上一条良技,"大部分低龄儿童在面对新的环境和朋友时,出于自我保护,会在潜意识里产生抗拒和排斥的情绪。所以,在正式参加小学面试之前,父母就可以邀请孩子和TA好朋友的家庭,一起去参观将要面试的小学。让被动化为主动,让压力变为实现目标的动力。"

虽然大部分小学都无法让大家自由的参观甚至是旁听一些课程,但父母还是可以在平日和幼儿园的老师请上1小时的假,带上孩子隔着校门观摩下校园每天早晨的早操活动,感受下哥哥姐姐们在操场上上体育课的欢乐。父母应该带着愉快而轻松的心情,帮助孩子喜欢上他所要就读的小学,让他对小学生活产生兴趣和向往。而有好伙伴的陪伴,又使得这样的成长变得不那么孤单。有了"兴趣"这块敲门砖,无论是面对升学面试还是今后的学习生活,孩子都不再畏惧。

TIPS2:幼升小,孩子的情商培养是关键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生动的形容,"工业可以在规定时间达成想要的结果,而教育孩子是农业,你把种子种在地下,只能等着,他有一个规律,你只要破坏了这个规律,最后他一定不会成才。"所以,作为培育者的父母,要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在幼儿阶段主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自我管理、时间管理、自我表达等情商方面的培养。至于学识方面,伴随孩子的成长会逐步地积累和发展。。

来自沪上一所重点小学的方老师告诉我们,很多家长在为孩子的幼升小面试焦虑,孩子英语不懂怎么办,数学不会算怎么办。其实,幼升小面试考得更是孩子的情商,孩子的表达能力如何?思维能力如何?礼仪和习惯又如何?这些"软实力"反而是许多家长容易忽视的地方。更关键的是,当孩子进入小学后,TA是否能在心理上顺利的过渡,才是更为重要的,反之孩子容易害怕上学、逃避上学,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TIPS3:幼升小,家长的前期工作是重点

小朋友在幼儿园阶段,小班化的形式让每个孩子获得老师更多的关注,在生活能力和心理指导方面上,也得到更多的帮助。然而当他们进入小学,一下子从小班化跳跃到大班课堂,老师的关注度不但降低,同时也主要转移到孩子的课堂表现和课业成绩上。如何帮助小孩顺利地经过幼升小面试并自然过渡到小学,夏弘禹先生给大家分享几个方法,需要家长在幼儿园前期便重点关注的。

1.父母不要成为压力的来源:生活中,孩子对于上学的害怕往往来自于自己的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使得父母在平时的生活的言语和行为中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然而,能否"上名校"并不是决定孩子人生成功的关键,这只是人生漫漫旅途中的一个阶段。作为父母要用轻松地心态帮助孩子度过,让TA的学习生涯以一个快乐的心情作为起点。

2.自信的培养:自信心是孩子潜力的"放大镜"。在平日的交流中,父母要给予孩子正面的回馈,让他知道你注意到了他做的每一件好的事情。同时,你也要留意你用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要多做肯定性的评价,让他发现自己的优点。有自信的孩子安全感比较强,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因此在面对陌生人和环境时更为从容。自信心较差的孩子,最突出的表现即为表达能力较弱对于幼升小的考试,父母不必过于着急,可在面试之前几周,循序渐进地通过情景模拟的方法,帮助孩子感受面试的过程,消除紧张感。而当孩子进入小学后,有自信力的孩子能够更快速地进入新的角色。

3.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父母必须抑制自己希望帮孩子解决问题的欲望。从日常的点滴中在旁观察和协助孩子的成长,要把选择权交还给孩子,使他成为主角。这样,孩子不仅能够有独立的见解、选择和判断的能力,也养成了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的习惯,发展了自我管理、时间管理、领导能力等情商方面的才能,更好地在小学环境中成长。

4.进行有效的沟通:在面对学校一系列问题时,家长和孩子往往变成了敌人。其实,父母要时常站在孩子的高度,去了解TA的想法和感受,让TA知道父母是朋友,是战友。要用理解的心情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让TA知道所要发生的事和面临的问题,共同去寻求解决的方法。在孩子的培养问题上,家长的角色永远是第一位的。

正如本文所说,"幼小衔接"的真正含义是培养幼儿有入学的愿望和兴趣,积极向往不同的小学生活,只有拥有这样的情感诉求和良好的习惯,才能让孩子在今后的小学生活中愉快成长。

杭州中学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
相关课堂学习推荐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