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投稿
收录了4725篇文章 ·841个问题 · 0人关注
  • 96
    easeboy 2018-04-09 16:51
    顽皮孩子如何成为“全国十佳”

    一个普通的孩子是如何成为发明专业户的?爱玩闹的他如何保持兴趣与学习两不误?昨日,本报“家长学堂”征集热线开通后,许多家长来电报名。在电话里头,不少“心急”的家长当场追问颜海天的成长历程,并对其父颜京的家教方式表示好奇。 “其实孩子‘玩’也能....

  • 96
    zhoujianzhai 2018-04-09 16:51
    一个家长=半个学生+半个教师

    家长在如今算是个高频词,因为教育在升温,全民重视教育,家长也跟着学生“沾光”了。不过,这家长也不好当,时今的家长任务多多,担子重大,责无旁贷。 家长在如今算是个高频词,因为教育在升温,全民重视教育,家长也跟着学生“沾光”了。不过,这家长也....

  • 96
    beautyw 2018-04-09 16:51
    特级教师谈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对加强基础教育已普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然而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还未能达成统一,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特别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手段、态度等方面不能很好地结合。那么,这种不恰当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会产生一些什么样的影响...

  • 96
    wang_hongshan 2018-04-09 16:51
    郎朗少年时

    演出前,郎朗要静思片刻。 郎朗在课堂上是个活泼好动的学生。 在简陋的筒子楼一居室里,郎朗忘情地练着琴。郎朗的简单快餐。 郎国任和郎朗这对父子有着特别的默契,父亲对儿子的管理也十分严格。 郎朗和老师赵屏国在一起。郎朗与小伙伴练琴间隙,因一句玩笑而开....

  • 96
    litaobaby 2018-04-09 16:51
    从“分苹果”想到的

    在生活中,家长为孩子分个苹果司空见惯,但是我们是否思考过,由于分法的不同,孩子的命运也会由此发生改变?有这样一篇报道,内容是调查50位成功人士和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研究其母亲对他们一生的影响,其中有一位成功人士和一位正在服刑的犯人,各自讲了同...

  • 96
    jingan1 2018-04-09 16:51
    家庭教育软肋:孩子频使“离家出走”招为哪般?

    家庭教育软肋:孩子频使“离家出走”招为哪般?“孩子离家出走了!”你说这对于家长来说是不是天大的事,可是现在“离家出走”却成为一些孩子逃避责任、缓解压力、满足要求,甚至是“恐吓”父母的一种方法。而解决之道也多以家长妥协孩子胜利告终。 6月1日,...

  • 96
    嘟妹妹 2018-04-09 16:51
    爸爸教女儿谈恋爱

    女儿考入北京一所大学。做父亲的自然非常高兴,摆了一桌宴席,请了熟识的人。席间,我们少不了说些祝贺的话。然后,我问他:“现在大学生谈恋爱比较普遍,你有没有和你女儿谈过这个问题? ” 他点点头说: “谈过了。我已经表明我的态度了,不鼓励,也不阻拦....

  • 96
    贾林川chuan 2018-04-09 16:51
    有感钱学森家教就是“不教育”

    有感钱学森家教就是“不教育” “钱学森”、“载人航天”、“钱永健”……这些闪亮的标签让钱学森长子钱永刚成为南方日报“读者月”科学讲座的热门人物。昨日,钱永刚现场透露了关于“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及钱氏“科学家族”的许多故事。在讲座现场,很多带...

  • 96
    随遇而安69 2018-04-09 16:51
    第二个分离:与妈妈“分手”(2)

    这时,虽然孩子从心理上已经与妈妈分离,他彻底意识到妈妈是妈妈,“我是我”,妈妈与“我”之间有一个清晰的界限。但实际上,他心中的“我” 是对妈妈的内化。可以这样说,妈妈的爱让幼儿找到自己——自己的内容就是对妈妈的内化。但是,只有分离才能让幼儿....

  • 96
    liujionglidongmei 2018-04-09 16:51
    一位成功女性的七大秘诀

    文/【美】苏珊·艾维苏珊·艾维是第一位领导一家美国烟草公司的女性。她带领财富500强公司之一的雷诺兹公司成功地在2004年7月完成了R.J.雷诺兹公司和布朗与威廉姆森烟草公司的合并。艾维是于1981年在布朗与威廉姆森烟草公司作为一名销售代表起家的,后来成....

  • 96
    llisa-7003 2018-04-09 16:51
    “笨”孩子也可以成才

    前些天,听隔壁邻居林阿姨说起她儿子这次毕业考成绩不理想,为此家里人都十分烦恼,孩子的爸爸还经常动手打孩子,说是这孩子太“笨”了,太让家长失望了。听了后,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我们要如何看待“笨”孩子呢?为人父母都希望有一个聪明的孩子。然而...

  • 当孩子感到自己笨时

    日常生活中,常有些孩子因自己成绩长期不能提高,而认为自己比别人笨。如同样的内容,别人听了一遍马上就懂了,可他总是一知半解;别人打球、玩耍、看课外读物,空余时间多的是,可他却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到学习上去了,起得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可成绩就是...

  • 96
    十字秀00优 2018-04-09 16:51
    好动的孩子就是患了多动症吗?

    现在,有许多家长为自己孩子的好动而发愁,担心他们是否患了多动症。学校里大多数的老师也都喜欢比较安静的孩子,而顽皮的孩子则被作为坏孩子对待,有的老师会对这些好动的孩子说:“叫你父母带你去看医生,是否得了多动症。”那么,好动与多动症到底有什么区...

  • 96
    巴国浪人 2018-04-09 16:51
    体罚孩子,只会“两败俱伤”(转)

    案例:曹先生一看见16岁的儿子就烦,如果儿子表现稍有不好就想动手打他。儿子走路姿不对,他上去就是一脚;出差回家后看到儿子不理睬他,他也会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 我国自古流传“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说法,西方谚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述,直...

  • 96
    David Lee 2018-04-09 16:51
    压力和支持 一样也不能少

    就学习压力而言,中国孩子所承受的确实比美国孩子大许多,早已超出了“可以承受的极限”。这种差别基本上是由于两国家长对待孩子学业成绩的不同看法所引起的:中国家长更注意哪些东西孩子没有学会,而美国家长却注重孩子学到了哪些东西; 中国家长更重视孩子....

专题公告

通常认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相关课堂学习推荐榜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