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新生儿都有过“红屁股”的经验,这一方面因为宝宝的排泄系统还没完善,需要整天穿纸尿裤,这么一来则导致臀部皮肤长期处于一个潮湿的环境,这样宝宝就容易有“红屁股”了。像很多新生儿那样,出生不久的海海也出现了“红屁股&rd...
正常的新生儿一出世就有一些先天的反射。这些反射能够反映出你宝宝的机体是否健全,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有些早期异常也可从这些反射的变化中看出来。如你把拇指同时压在新生儿的两侧手掌,他的嘴会张开,并向前低头、有闭眼的动作,这叫巴巴啃,这种反射在...
临床表现1.胎儿娩出后面部与全身皮肤青紫色或皮肤苍白,口唇暗紫。2.呼吸浅表,不规律或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3.心跳规则,心率80-120次/分钟或心跳不规则,心率〈80次/分钟,且弱。4.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肌肉张力好或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肌肉张力松驰....
1、喂养不当约占新生儿呕吐的1/4。喂奶次数过频、喂奶量过多;乳头孔过大或过小、乳头下陷,致使吸入大量生产空气;奶头放入口腔过多,刺激了咽部;牛奶太热或太凉,奶方变更和浓度不合适;喂奶病后剧烈哭闹,奶后过多过早地翻动小儿等,都容易引起新生儿呕吐。....
俗话说,十月怀胎。“瓜熟蒂落”才是自然圆满。可是临床上,却有相当部分新生儿是“提前报到”。据统计,广东省早产率高达9%,略高于全国水平,这一状况已经引起了新生儿科专家的关注。孕妇精神压力大,孕期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以及未...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出生的活产婴儿,早产儿在我国的发病率目前仍然较高。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体重低于2500克,身高不足46厘米,身体各组织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因为功能不全,因此早产宝宝通常生活能力较差,生后存在抵抗力低等健康问题。那么早产儿与足月...
1、与早产儿玩耍时,动作要慢,要轻,不要经常用新玩具、新面孔包围他。不要过分刺激早产儿。2、留意早产儿的反应,如他头部转向,或不再注视你时,就表示他已“够”了,这时,应停止与他玩耍。3、要注意室内温度,因为早产儿体内调节温度的机制尚未完善,没....
1、 当你的孩子不肯吃奶时,似乎是小孩天生倔强,然而如果连续几天他/她都不怎么吃东西,就应立即去医院。2、 重复抽搐—显然,在发生抽搐后,你应联系医生。重复不断的抽搐需要立即进行分析。3、 仅当刺激时,才活动—如果你的宝宝仅在触碰时,才....
新生宝宝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初为人父、母的家长们的心,如宝宝新鲜的看这个世界一样,这些父母也求知若渴地汲取着照看宝宝的一点一滴知识。这个小知识,提供了一些常用的婴儿护理知识,供朋友们参考。(1)眼、耳、鼻的清洁护理①擦洗眼睛:宝宝要有专用的洗脸....
新生儿的消化系统还未成熟,因此,喝完奶会有吐奶的现象出现。尤其是喝完奶不拍嗝,更容易让新生儿吐奶。为了预防宝宝吐奶,应该如何拍奶嗝呢? 帮助孩子拍嗝的方法:竖着抱起孩子,轻轻拍打后背:竖着抱起孩子后轻轻拍打后背5分钟以上,是帮助孩子拍嗝的基本....
孩子是家里的宝贝,是家庭的希望,家长对宝宝百般呵护.但很多时候宝宝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只因为家长缺乏一些基本常识,造成治疗的延误,给孩子造成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损害,婴幼儿期是神经系统飞速发展的关键期,其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于一些发育上有一些....
宝宝出生后,家庭都十分激动,尤其是妈妈特别想抱着宝宝感受他的气息。新妈妈学习的第一课,就是学会如何抱孩子。记住,要一只手应托住他的头颈部,另一只手应托住婴儿的腰部与臀部,使婴儿的头部和肢体受到很好的支持,有安全感。1、1~2个月的婴儿主要是横....
1.生理性黄疸误认为肝炎:新生儿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4~5天后最明显,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不良反应,称“生理性黄疸”。如果10天内黄疸消失,就不是病态,更不是肝炎,叫“生理性黄疸”。它一般在生后第4~5天出现....
新生儿听力损伤的危害性:新生儿听力损伤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发病率约为3‰,远高于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全国普遍开展的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听觉神经中枢的正常发育,取决于1岁以内这段敏感时期声音的足够刺激和婴儿对听觉和语言中枢...
一、腹泻、厌食、肠胀气因消化系疾病引起,如喂养不当、新生儿流行性腹泻,全身性疾病如感染等。肠胀气应除外畸形、梗阻。 二、烦躁、嗜睡为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症状,如颅内出血、脑膜炎、其他系统感染及败血症等。 三、发热与体温不升新生儿一环境温度变化 ....
新生儿,拼音:xīnshēng’ér,词义:(新生儿xīnshēng’ér),英文释义:newbornbaby;neonate。根据世界保健机构(WHO)的标准,新生儿,指的是宝宝自脐带结扎起,至生后满28天这一段时间定义为新生儿,我国亦沿用此标准。在这28天期间,新生婴儿会逐渐适应与母亲的子宫完全不同的一种生活。这段时间因和母体环境的不同,免疫力低下,宝宝的健康非常重要。新生儿健康标准经过专家们的研究认为,新生儿健康应具有十个方面的标准,供新手父母亲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