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喜欢西游记的原因

144
作者 家长必读讲堂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22-05-12 22:40 字数 9011 阅读 1211评论 0
宗爸晚安故事会《西游记》:激发孩子阅读名著的兴趣,学知识,知典故,遇到考点不害怕

  孩子们喜欢西游记的原因

  孩子们喜欢西游记的原因?我们中国宝宝都喜欢《西游记》,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你可能会说《西游记》有趣。

  是的,《西游记》是有趣,但这不是孩子们之所以喜欢它的“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最早来自亚里士多德,他解释为“认知事物的第一基础”。法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勒内·笛卡尔进一步将其描述为“系统性地怀疑你可能怀疑的一切事物,直到你获得无可置疑的真相”。在物理学中,它是指最初的计算,不需要任何实验参数,只需要一些基本的物理常量,就可以得到其他结果的原理。比如牛顿引力公式——从一个公式出发,加上观测数据,就能推算出天体运行轨道。

  第一性原理说白了就是,表面之下事物的根本,这个根本不需要被别的东西解释。就如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条公理。

  那么,根据第一性原理,孩子们喜欢《西游记》的原因不是有趣。

  因为你还可以向下问:人为什么喜欢有趣的故事?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看一下什么样的故事才算有趣。

  01、什么是有趣的故事?

  答:符合4c原则的故事。

  世间故事千千万,无论写法如何,主人公是人是物,格调是悲是喜,它都逃不开4c原则——有因果(causality)、有冲突(conflict)、有花样(complications)、角色鲜活(character)。

  1 有因果

  事件是有逻辑的,有前因后果,有开头,发展和结尾,有一条清晰的故事线。《西游记》从开头到结尾取经贯穿始终。

  2 有冲突

  主角总要去做一件事,他不会顺利,他要经历冲突、要战胜困难,一次次成长。《西游记》一次次打怪升级,太有看头。

  3 有花样

  故事精彩不精彩,就在你的花样里。一个人去上班,路上堵车迟到了,也是个故事,但是不精彩。

  一个人去上班,路上堵车,突然天上来了个飞船把他接走了,他在飞船上各种闹腾,不小心吃了外星食物成了超人,他一开始不会使用超能力,后来学会,打败坏蛋拯救地球,从此成了地球卫士。精彩好多。

  《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各种花样不重复,你说带感不带感?

  4 角色鲜活

  好故事的人物典型、符合逻辑,比如哈姆雷特,比如孙悟空。

  不同的性格、处事方式,产生出不同的结果。看到他们,读者能想到自己,能对照周边,产生共鸣。《西游记》各色人物,每个都生动鲜活。

  按照4c原则打造的故事就是好故事、有趣的故事。

  我们都喜欢看这样的故事,进一步来说是我们把这样的故事定义成了有趣。那为啥别的类型无趣,不符合我们的审美呢?想明白了这点,我们就知道人为什么喜欢“有趣”了。

  02、为什么喜欢有趣的故事?

  因为这样的故事最能帮我们理解真实世界,也含有将我们从现实世界解救出来的“原型”。

  1 理解世界

  一个典型的主角都是多面的,他能让我们在其身上找到自己的某些方面。

  然后我们跟着他一起去完成一件事,在此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他跟我们一样会沮丧、沮丧过后会想办法。

  最后得到一个结局,完成了使命也得到了成长。

  读这样的故事,我们就好像在脑中预演了真实世界的挑战,以期在将来遇到类似情况,我们能做出更好的应对。

  故事正是这种方式帮我们获取生存信息,越是角色典型,越是多样,越是逻辑清晰,越是冲突明显,我们越能从中对照自身,联系现实,提取对自己有用的内容——这是我们人类最古老的学习方式。

  远古时期,人类就是用这种方式向同伴讲述自己的经历,向后代述说危险在何方的。故事,是一种高效的信息获取工具。可以说,趣味故事就是一个个模型,这些模型搭建了我们与真实世界的桥梁。

  脑科学研究也表明,当一个人在听故事时,他的大脑神经非常活跃,甚至处理动作、视觉、听觉、嗅觉的这些脑区都被激活了。

  你看,趣味故事在远古时期帮助我们祖先生存,于是它就被固化下来,写在基因里,成为人类的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

  2 原型

  原型这个词来自心理分析大师卡尔·荣格。

  我们知道人有本能,生存本能,寻求爱的本能。在本能驱使下,人有各种行为。而人的这些行为会提炼成一个个原型,正所谓原型是本能的自画像。

  比如,我们都渴望母亲温暖的怀抱,所以神话中有无私母亲的原型;我们都在危急时刻期待转危为安,于是救我们于水火的英雄形象应运而生。

  荣格周游世界,发现同样的形象在世界各地的童话和神话故事中反复出现。如智慧老人、邪恶女巫和“永恒少年”——那些从未真正长大的彼得·潘式的人。荣格认为在我们出生时,这些东西必定以某些形式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存在于潜意识深处。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与某个原型相符的人时——比如魔术师——我们会认出他们,这有助于我们的生活。——摘自《心理分析有什么用?》一书。

  神话中的英雄,都以某种低能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冒险,找到真正的自己,实现自我转变。

  《西游记》中的美猴王孙悟空虽有神通,但心性需要打磨,他在九九八十一难中,逐渐转变,最后战胜自己的黑暗面成佛——这是一个自我救赎的故事,这是人找寻自我,渴求力量,释放压抑,寄托情绪的一个“原型”。

  有时候孩子们不一定要跟着故事学什么,他就是从中找到了一个“原型”,从而反复揣摩。

  他可以从一个安全的角度来观看“原型”身上的缺点,“原型”如何释放自己的破坏力,“原型”如何战胜困难等。借此,孩子身上的阴暗面也好,本能的需求也好,得到安抚。

  这就是全世界孩子都喜欢神话,喜欢美猴王,哪吒,哈利·波特等英雄的原因——本能。

  03

  孩子喜欢《西游记》的第一性原理

  到这里,孩子们喜欢《西游记》的第一性原理就呼之欲出了:天生的。

  我们的大脑神经就是这样生长的,这是人类个体于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物理基础。在此基础上有了各种本能,本能催生了我们的行为。

  你若问我人为什么这样进化,我无能为力了,科学家也说不清楚。

  就像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解释天体运行规律,你再问引力是怎么回事时,这就不好解释了,科学家也在努力。将来等琢磨出来,“第一性原理”的头衔就要易主了——目前只能这么说(欢迎指正)。

  既然是天生的需求,那就意味着“必须”满足。

  没有《西游记》的童年是不完美的,不知道我们民族的英雄符号如何行走在中华大地?

  无论你以什么方式,让孩子了解《西游记》,让自己从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孙悟空吧。

  最后,再给我一分钟时间,推荐宗爸晚安故事会《西游记》

  宗爸带领孩子一年读完四大名著,以故事切入,激发孩子阅读名著的兴趣,学知识,知典故,遇到考点不害怕!

  1.故事引入,四大名著不再枯燥,精彩典故装进大脑

  四大名著多重要?三顾茅庐、火眼金睛、金玉良缘、逼上梁山……,这么多耳熟能详的典故全都是出自四大名著,每天听一点,孩子进步一点点,学完知识还不累。

  2.熟悉必考知识点,考试遇上孩子也不慌

  四大名著不仅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也是中小学阶段语文考试,尤其是小升初,以及中考,每年必考知识点,提前熟悉,孩子领先一步。

  3.每天15分钟,孩子不易分心,养成专注好习惯

  容易分心?自控力差?宗爸在故事里一一解决这些坏毛病。

  4.精选好内容,传达孩子积极的正能量

  宗爸特意筛选了适合孩子的内容,保留故事精华,避开部分包含暴力等篇章,让孩子在书中找到榜样。

  5.孩子作文素材有保证,再也不怕作文无话可说

  一天一个故事,充实孩子的作文素材库,好内容随手就来。

本文为:孩子们喜欢西游记的原因敬请参考,关注米粒妈咪课堂点击收听宗爸晚安故事会《西游记》:激发孩子阅读名著的兴趣,学知识,知典故,遇到考点不害怕!


故事儿歌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