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区别
张宏杰简读中国史:启发心智,打开人生格局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区别
“春秋”、“战国”的说法,其实跟《春秋》和《战国策》两部史书有关。
由于《春秋》所录史实的时间跨度大致符合一个独立的历史发展时期,史家便以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称谓。司马迁为了叙事方便,在《史记》中把春秋的起止时间定为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至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总共295年。
三晋分家之后,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割据对峙局面,彼此征伐、互相混战。
当时的人们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西汉末年刘向所编辑的《战国策》问世,人们便以“战国”一词来指称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为了与春秋相衔接,战国时期开始于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即《史记》中《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的一年,共255年。
补充一句,关于春秋战国的起始年限,不同史家,有不同分法,且各种分法都各有道理,上面提到的,只是其中比较流行的一种。
我们知道,按照传统历史的说法,从夏朝到西周为奴隶社会,从秦朝到清朝为封建社会,则中间夹着的东周就是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期,那么,同属东周的春秋和战国又有什么区别呢?
由于整个时期都是过渡期,那么前期和末期肯定有巨大的不同。
首先是国家形态。
西周的国家形态是众多野邑拱护一个国都;秦朝的国家形态是郡县制。
那么,作为过渡时期的东周,其前期(即春秋时期)要是宗亲封建,有县、士大夫封邑;后期(战国时期)出现了地主封建,形成了郡县制。
因此,国界线的有无,便成了一大区分点。
春秋时期不存在明确的国界线;战国时期有了国界线,国界线上会据关驻城,有驻军,有防御体系。
其次是尊王态度。
春秋五霸的“霸”通“伯”,意思是“老大”。
“争霸”其实是争当“老大”,所追求的是“执牛耳”,把不服自己的小弟打服,不存在谁消灭谁的想法,大家都尊重周王室,其中最牛的“五霸”只是称“公”,次一点的称“侯”。
战国七雄的“雄”却是一争雄长、一决雌雄,互相兼并,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楚、魏、齐、秦、赵、燕,甚至宋国,先后称王,有“问鼎”之心。
再次是官僚、教育及军事制度。
春秋时期的官职是氏族固定传承,接受教育和当兵打仗属于贵族阶层的权利的义务。奴隶和平民没有当官的可能,没有资格接受文化教育,也不允许参与打仗——春秋时期的打仗是一件很高雅的竞技“游戏”;而到了战国,封地和官职不再世袭,学术上百家争鸣,布衣将相一抓一大把,战争已经演变成消灭它国和扩张自己领土的手段,血腥、残忍,常常是白骨盈野,流血漂橹。
最后,特别要说的是,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创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等方方面面。到了东周,孔子常常悲叹“礼崩乐坏”,但是,以后人的眼光看,“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即相对来说,春秋时期各诸侯还是尊礼重信的,而到了战国时期,尔虞我诈,彼此恨不得吃了对方,则算计的手段之阴险、之辛辣、之狠毒,乃是无所不用其极。这,也是春秋和战国区别的一大特点。你可能会怀疑:
历史有你说的这么厉害吗?
我不读历史,生活也还不错啊。
没感觉历史有那么重要啊……
是的,不读历史看似是不影响平淡的生活。
那只不过是你的“错觉”!
还没认识到历史好处的人,不是历史没用,而是没读到“历史精髓”——中国史。
历史讲的是故事背后却是人性!
之前一位著名作家说过:
45岁前能读懂中国史的人,情商和格局一定也会远高于常人。
换我之前,也不相信这句话,直到遇到一位历史大咖。
听他讲历史,才让我认识到自己的浅薄,和历史的浩瀚哲理。
比如,他说:
吴三桂,是“反叛之臣”?
不,他原本是一个“情商极高”的军事才子,要不然当初叛乱也不会有人跟他一块造反;
魏忠贤,真的是骨子里大奸大恶的宦官?
不,最初他天姿平庸,是时事改变了他,他也是“被牺牲的一代” ;
你看,了解历史,本质是了解人物,还有他背后的朝代。
这样读历史,才能“鉴古明今”。
这才是会读历史的人。
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那么,到底谁能把枯燥、不连续的历史,讲解的如此有趣又有价值感呢?
姜文的书架上,就有一本书是他写的。
十几年前,史铁生给姜文推荐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他读了好几遍都嫌不够。
他就是,张宏杰。
为什么张宏杰教授的历史课,这么受欢迎?
抛开这些名人推荐,现实中的张宏杰,对历史的解读,对普通人来讲,更像是如获至宝。
他讲的中国史绝不单单是历史。
而是集心理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来解读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剖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
心理学:为什么希腊人“弑父”而中国人“弑子”?经济学:为什么中国皇帝不借钱?人类学: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大起大落。
都在张宏杰教授的讲解中,找到了答案。
05如果你必须读一类书,那一定是历史!
有人问他:读那么多历史,有什么用?
当然有用!
20岁前读中国史,能确定自己的奋斗方向,少走弯路;
30岁前读中国史,心胸开阔,处乱不惊,格局自然大;
50岁前读中国史,看透人性,应对自如,做人生智者。
可以说,大到国家治理,小到生活琐事、恋爱婚姻、职场,都用得到历史。
尤其是上过张宏杰教授课程的人,对此一致好评:
旁征博引,受益匪浅;
宏观视角,帮我梳理清中国历史;
5000年的中国历史,让张教授讲活了......
这次,十点读书邀请到张宏杰教授,带来《简读中国史》,20年历史知识、经验倾囊相授,全网超300w+学员爱听、能会的实用中国史知识。点击试听:十点课堂张宏杰简读中国史:启发心智,打开人生格局
教会大家读懂中国史,看透人性、辨明是非,不走弯路。
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区别敬请参考,关注米粒妈咪课堂获取更多心理成长及国学智慧学习资料及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