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异导致小伙开水浇顾客 婚能离吗?

8月24日晚,温州市繁华商业圈一火锅店内,一位女顾客和服务员起了争执,随后女顾客在微博上投诉服务员。这位服务员拿了一大塑料盒的开水,浇在女顾客身上。女顾客全身42%的面积被烫伤,仍在医院接受治疗。涉嫌故意伤害的服务员,已被刑拘。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来到温州市鹿城区看守所,与他面对面。
她狠狠盯着他,在微博上投诉他,让他很不舒服
她一句粗口,让从小妈妈不在身边的他狂性大发
“我要被关多久?”昨天上午10点,我们在看守所见到小朱后,这是他说的第一句话。
他脸色不大好,说话间不时忍住哈欠。在看守所被羁押的第一晚,他显然睡得不是很好,下面是他对当天事情的讲述:
当晚,我们店里大概有七八个服务员,每个人负责一个区域。我注意到她(林女士)的时候,他们一桌人已经吃了1个多小时。她们好像是3个女的,其中一个还抱着一个小孩。
当时我正给另一桌客人点火,她对我大声喊:“喂,喂,快给我加点汤,快烧干了怎么吃。”
我朝她看了一眼。她恶狠狠地盯着我。我在这家店做了半年多,别的顾客至少叫一声“服务员”,她直接叫“喂”,我是第一次碰到。
当时我说:“锅里面还有水。”就没理她,走开去给别桌端锅底了。
端完锅底回来,我给她加汤。她又盯着我说:“你怎么这么慢?服务态度这么差,把你们经理叫过来,我要投诉你。”我听了有点不服气,跟她吵了几句,我告诉她,她这样子,让我很不舒服。
过了几分钟,我在走廊碰到值班的徐经理,他把我叫到一旁说,你被顾客投诉了,还上微博了。按照店里的规定,被投诉的话,值班经理要被扣钱,我也会被骂。
我很气愤,就找到那个女客人,问她:“为什么把我投诉到微博上去。有本事,一起去(厨房)解决。”
“你**(脏话)是谁……服务态度这么差。”她对我大骂,旁边几桌的顾客也听到了。
我当时说了一句话:“你就坐在这里,等着!”
回到厨房,我越想越气。我从小妈妈不在身边,受不了别人用这样骂我。
我在厨房拿起一个高脚杯,到开水间接了一杯开水,打算往她身上泼。徐经理刚好走进来,他猜到我可能会去报复,就把杯夺了过去,倒掉了开水。还劝了我几句,叫我不要放心上,不要去看她,换个区域工作。
徐经理走开了。我一个人在厨房待了两三分钟,还是想不通,就找来了一个放火锅材料的塑料盒,盛了半盒开水—99度的水。然后,我过去倒在她头上,并打她、骂她……
2岁时父母离异,从小性格孤僻
失去爷爷后,对家人“谁都不信”
“我挺后悔的……现在看来,她可能伤得比我重。这个事情太大了,我想不是一句‘对不起’能够解决的。”小朱说,一句“对不起”不足以弥补自己的过错。
我们和小朱对话一个多小时,他的声音始终很轻。
“我不喜欢跟别人交流,包括一起生活的父亲……我没有谈过恋爱……同事之间,除了利益上的事,其他的,我也很少跟他们谈。”他说。
这或许和他的童年经历有关。他说,2岁那年,父母离异,他由老家的爷爷奶奶带大。儿时的玩伴,只有隔壁大伯家的堂哥。
小朱说,“没有妈妈的孩子”,这是他内心的敏感点,谁触碰这里,他会不惜和对方打架。
念初中时,小朱挺喜欢运动,比如打篮球。他从小个子高,球技也不错。但后来,和同学闹矛盾,他变得孤僻:“宁愿一个人在家,跟着电视学走模特台步。”
高一小朱辍学。之后,他见到了许多年未见的妈妈。母亲说起家中往事,和他从小听到都不一样。从此,“谁说的话我都不信”。
小朱说,去年爷爷也离开了他。爷爷是最亲的人。“爷爷去世以后,我跟家里没有感情了……”他说。
随后,小朱来到了父亲打工的城市—温州。为了赚钱,他在网上找兼职,结果被骗1000元。他说,这件事让他更难相信别人。
在温州,他没有朋友。除了每天9个小时的工作,剩下的时间他住在父亲的出租房里:“他(父亲)有电脑,我就玩网游。”父亲租的房子跟店里不算太远,坐公交车就可以到。有时没等到车,他宁愿走上50分钟,也不舍得打车。
“出事后,有人叫我快走,我就躲在附近,不敢跑远。”小朱说,他进看守所前,见到了父亲,“他叫我不要怕,会好起来的”。除此之外,父子俩没有说什么。
幼年家庭关系不稳定影响了他人格的发展
温州中学高级心理教师曹钢认为,小朱幼年的经历,影响了他人格的发展,这是他作出极端举动的深层次原因。
心理学上讲,5到8岁是人格形成期。小朱在这个阶段,家庭关系不稳定,使他养成了孤僻的性格。
曹钢认为,对于小朱而言,要改变这种“偏执型”的人格,还需要社会机构的帮助。
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周奇认为,小朱在沟通方面缺乏技巧,是悲剧发生的又一个原因。每个人需要人性的交往空间。对小朱而言,这个交往空间可能太少了,使他缺少沟通技巧。
打个比方,这种事,换成一个沟通技巧比较丰富的人,可能一个微笑一句抱歉,事情就解决了。
温州和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心理咨询师张笑喜,认为人生是需要“糖”的,比如亲情、友情、爱情、事业、金钱、财富……
而在小朱的生活中,这样的“糖”太少了,这样的生活存在很大的缺陷。很多相似年龄的犯罪行为,都是因为缺少了人生的“糖”。未来,小朱需要多一些“糖”,才能慢慢好起来。
么么说说:父母到底该不该离婚!
导致小朱现在的性格缺陷只是因为爸妈的离异吗?孩子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爱?有完整的家就是有爱吗?离不离婚对孩子的爱是否会改变?
不应该离婚:
父母离婚带给孩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所有的离婚对孩子都是伤害性的。对于孩子们来说,父母离婚造成的创伤仅次于死亡。父母离婚问题是当代儿童面临的最严重、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问题。所以如小朱一样,生在离异家庭的孩子在性格上往往都会有一定的缺陷。
1. 离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心理打击,易导致其性格缺陷,使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减弱。
2. 父母离异可能导致孩子缺乏管教和家庭温暖,离异家庭的子女犯罪的可能性更大。
3. 社会对离异家庭的偏见和歧视,使离异家庭的孩子自卑感更强,比较敏感、早熟。
4. 单亲家庭的经济水平普遍会下降,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
5. 单亲家庭只由父亲或母亲一方教育,导致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
6. 离异家庭的孩子长大后易在自身的婚恋问题上经受坎坷。
7. 孩子与继父母关系不良,会导致孩子与家庭的关系淡漠。
该离还得离:
近年来,中国的离婚率逐年攀高,还有更多的家庭处于离婚的边缘。很多父母坚守婚姻的理由仅仅是: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很多父母深感困惑,为人父母者割舍自己的幸福,忍受痛苦,巨大的个人牺牲真的会带给孩子幸福吗?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为了孩子才不离婚,却终日‘硝烟’不断,殊不知这种行为带给孩子的伤害更难消除。经常面对家庭“战火”的孩子,容易陷入人际交往障碍,焦虑,多疑,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尤其易对婚姻产生恐惧感,有些孩子为此表示“不想重复父母的悲剧,长大坚决不结婚”。
与离婚相比,孩子对父母吵架的心理体验更为明显,受到的直接伤害更大。爱和温暖比婚姻完整对孩子更重要,宁可孩子生活在温馨的不完整家庭中,也不要孩子生活在冰冷的“完整”家庭中。
1. 假单亲家庭比离婚更伤害孩子。
2. 孩子成为父母不离婚的理由,使孩子的心理负罪感更大。
3. 不良婚姻给孩子坏的婚姻样板。
4. 父母之间的敌对情绪甚至相互攻击,扭曲孩子的性情。
5. 父母一方的不良行为给孩子坏影响。
6. 良好的再婚家庭给孩子双倍的爱。
7. 现在的社会环境对单亲家庭较为接受和宽容,孩子受歧视现象减少。
【爸妈离婚后,我的幸福生活】
么么说说:其实孩子要的是什么,很多父母还不明白。孩子需要的是完整的爱,父母之间和谐的爱、给予孩子的双方的爱、家庭的温暖。如果父母己经不再相爱,整日里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但为了孩子勉强仍守着这个家,孩子在这样缺失的环境中,也得不到完整和健康的爱;父母虽然离异了,但是依然坚持给孩子不变的爱与关心,即使不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孩子得到的爱也是完整的,也会依然健康快乐的成长。而上文中小朱的父母没有给到他幼年时的关爱,他听到的只是谎言与指责,所以就慢慢形成了日后的性格,造成了悔不当初的恶劣事件。
所以,父母们不管爱与不爱,也要做到对孩子的成长负责到底,让爱依然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