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村第二小学:学生人手一份“魔方课表”
“最强大脑”必学的思维导图法2019年9月,“项目式自主性学习课程”被正式引入花园村二小,它的另一个名字“PT+”课程从此在学校师生间如雷贯耳,也是它构成了“魔方课表”的框架。
2019年9月,“项目式自主性学习课程”被正式引入花园村二小,它的另一个名字“PT+”课程从此在学校师生间如雷贯耳,也是它构成了“魔方课表”的框架。据校长赵建捷介绍,“P”代表的是项目学习、“T”代表的是主题学习,每周一下午的120分钟至135分钟时间,“P”“T”课程轮番开课,二者整合便成为了学校为学生私人订制的国家、地方校本化精品课程。何以称得上是“精品”?首先要从“P”课程说起。
“P”课程代表项目学习,是基于一个主题所进行的为期1至2个月的长时间研究性学习。“近2年,项目学习着眼于科学类,为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赵建捷说。于是,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同研制、开发课程,从一至六年级创设不同主题的科学类课程,比如,本学期一年级的“科技与校园”,研究项目是“魔幻泡泡大探秘”;二年级的“科技与家庭”,研究项目是“昆虫养成记——蝴蝶的一生”;三年级的“科技与北京”,研究项目是“传统游戏——风筝为何能够飞起来”……在每周一下午120分钟至135分钟的大课堂上,学生在不同学科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动手实践研究学习,另一个必不可少的上课工具便是“科学盒子”。赵建捷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这个“科学盒子”中藏着有关这一主题项目学习的科学素材。比如,在二年级的“科学盒子”中,就会藏着一只蛹。“孩子们会观察蛹羽化成蝶的过程,最终在校园内一起放飞。”“蝴蝶的一生”就这样在学生们的观察中完成。
此后,各年级学生以项目报告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低年级以绘画、讲述等方式,中高年级则要完成文字报告。“新学期的第一周我们会邀请学生家长走进校园,共同分享孩子们的学习成果。”赵建捷说,学生将以小组展示各组成果,小组成员各有分工,有人解说、有人演示……汇聚在成果汇报“跳蚤市场”中。
T课程:多学科教师会诊学生“疑难杂症”
“T”课程代表主题学习,一节课上解决学生日常学习中遇到的多个小问题,问题源自学生的教材和课本,注重重点知识和观点问题,属于短时研究。课堂上,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等5门学科教师集体授课,依次击破学生“疑难杂症”。
“疑难杂症”从何而来?——从作业中。然而,如今,花园村二小的作业却颠覆昔日人们对作业抄抄写写、死记硬背的刻板印象,而是以周作业取而代之,并不设定标准答案。赵建捷解释,每周,各学科教师会针对一个主题分别布置不同作业,学生在一周时间内自主完成。“有些学生1、2天就做完了,那么,他就会选择更深入地研究;有些学生可能完成时间长,而且也就完成了1、2项,但是没关系,我们没有标准答案,只有鼓励学生更深入地研究。”作业不设统一杠杆,也使得教师备课不再在同一起跑线。老师们需要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逐一“回访”从而了解学生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然后再机动组成教研组备课,真正做到“站在学生的角度”。在每周一下午120分钟至135分钟的大课堂上,5科教师轮番登场。学生们或是展示个人思维导图、或是进行小组讨论,“动起来”中解决学习难题。
“P”“T”课程为“魔方课表”搭建起课程体系轮毂。如今,学校又将“PT”课程附加“+”号。赵建捷解释,“+”代表课堂的无界限,既可以课上、也可以课外;代表学习资源和学习深度的无上限;也代表成果汇报的多样性……这也是学校努力做到的“三个满足”——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选择、满足学生的学习自信。
声明:本文节选自北京晨报,由米粒妈妈网团队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