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学集团化办学要均衡和公平!集团化发展新动向!
36天视频号掘金营:手把手教你搞定视频号北京的教育并非是几所学校、几个区所能代表的。基础教育的第一质量就是要关注全体水平的提升,而不是关注某一个点上的高位突起,或者某一个学科的迅速提升。关键要看教育集团的发展。
五年前,北京开始推进城乡一体化模式的集团化办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如今,集团化办学所带来的系列效应和增量空间愈发变大,辐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如何对集团化背景下的教育均衡公平再认识?转型升级下的集团化办学如何进行?北京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未来走势将会如何? 10月29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共享 联动 创生——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研讨会”上,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奕对备受社会关注的集团化办学进行深度解读。
“北京的教育并非是几所学校、几个区所能代表的。基础教育的第一质量就是要关注全体水平的提升,而不是关注某一个点上的高位突起,或者某一个学科的迅速提升。”
当前,基础教育深化综合改革以区域为单元、以集团为单元进行整体性的教育重组,有几个关键问题是躲不开的。
第一,均衡和公平。
这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很重要的方面,如果没有实现整体的提升,那么质量就无从谈起。北京的教育并非是几所学校、几个区所能代表的。基础教育的第一质量就是要关注全体水平的提升,而不是关注某一个点上的高位突起,或者某一个学科的迅速提升。我们关注整体的发展,关注雪中送炭。 以往,由于发展历史不同,单一的教育均衡是力不从心的,很难形成公平的教育供给。所以,教育供给侧的结构要转化成体系调整,学校的办学资源观、环境观要发生深刻变革,才有可能给每个孩子更丰富的教育供给,从而不会让学生在不同学校所获得的教育供给有巨大差别。
“学校要丰富、要生态,我们也需要有新的治理模式让孩子跳出某一个地区,或者某一个单体学校,以获得更丰富的教育资源。”
第二,发展基本模式的导向要向体系优化转变。
过去,我们评判一个所学校是否达标,要看师资水平或者学历,有多少骨干教师等,后来,我们发现,有很多障碍难以突破,包括自然因素。比如说城乡之间的差异、空间区域的差异等是没有办法消除的。那么如何打破空间和系统的边界,让孩子能够在一个融合的体系中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模式导向。 另外,学校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要形成共同发展的模式,对于孩子来讲,如果要丰富他的阅历,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素养,需要有多元化的教育资源。所以学校要丰富、要生态,我们也需要有新的治理模式让孩子跳出某一个地区,或者某一个单体学校,以获得更丰富的教育资源。这样培养的孩子可能在将来进入到社会后,内存是大的、包容是大的、适应性是强的。
“在集团化办学背景下,一些自发需求驱动下的区域教育组织打破边界,进行资源共享,这也是我们期待的。”
第三,有质量的发展。
起初,集团化办学就是城乡一体化、名校办分校。说到底,就是用名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方法、教育教学评价等,来影响薄弱校。比如,在市级、区级统筹下,东城区史家小学有若干个分校,目的是利用史家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把其他学校带动起来。捆绑的目的是为了让各个学校共同成长,有一些新的产能提升。 原来的集群在五年、十年前更多的是政府统筹下达任务,但集团化办学发展到今年,我们开始发现,有一些在自发需求驱动下的区域教育组织,包括联盟日渐出现。这些组织最突出的特点是,他们打破边界,进行资源共享,这也是我们期待的。 不同尺度的集团化在悄然形成,集团化办学在进一步的发展过程中会呈现一种新的供给结构和方式,学校之间交换教育资源,寻找自己的制高点,利用互联网促进教育均衡化,提升薄弱地区的教育质量。
“学校发展真正的小康是什么?是让学生单纯过度地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给学生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资源,还是以核心素养标准来看待学生,为其发展奠定基础?”
现在,教育集团不一定只是实体的集团,虚拟线上的集团也成为新的发展模式,以及九年、十二年一贯制的学制变革,相比过去的分段分层更为优化。我们在呼唤一种新的供给,呼唤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未来考试改革中,考生自主选择代替过去的文理统一科目要求,包括试卷的题目可选择性和答案开放性。这种考试改革的背后,也有集团化办学、教育区域供给和一贯制供给的重要背景。实际上,教育供给表现在考试命题的改变,同时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育供给体现为一个集群的概念,不再是分散在某一所学校。同时,面向学生的课程设置、资源拓展以及真实社会实践,代替和优化了过去统一的课程设置与程式化的社会实践。 学校发展真正的小康是什么?是让学生单纯过度地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给学生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资源,还是以核心素养标准来看待学生,为其发展奠定基础?
“探究的能力、探究的欲望、批判性的思维习惯、独立和自信的意识,远比积累一些学科知识要重要得多。”
最优质的学校同样需要转型升级,我们要实现小康,但首先应是有质量的小康,这种有质量的小康才能真正给孩子奠定发展的基础。探究的能力、探究的欲望、批判性的思维习惯、独立和自信的意识等等,这些远比早期积累一些学科知识要重要得多。
“集团化办学并不是从管理角度自上而下地为了均衡,而是教育从业者给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教育供给。”
自2019年以来,随着一系列的集团化迅速扩张,目前在北京,区域内校际联盟和多种形式的集团,在各区迅速成立并产生良好的效能。比如,在东城区,目前大多数学校都不再多带带存在,没有一所学校是多带带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它们基本都是属于某个优质教育资源带,或者是深度联盟校。集团化办学,一方面优化教育供给的结构和质量,另一面也解决教育的公平和均衡,让老百姓有真实的实际获得感。 教育集团化发展至今,在一种自发需求驱动下,出现了多种形式区域教育组织,这些组织最凸显的特点就是穿越多种边界,实现资源共享。集团化办学并不是从管理角度自上而下地为了均衡,而是教育从业者给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教育供给。所以,对集团化办学的再认识,要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看是否能满足更高的需求。 近日,丰台区方庄集群举办了京津沪渝集团化办学研讨会,中关村一小、芳草地小学等几个教育集团校共同联合组织的关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活动,都是一种自发的组织,不仅有纵横学校之间的联系,还有与周边学校的联系,这种模式就是穿越边界的。这种自发需求驱动就是新的方向,政府的统筹和支持也会有一个逐步转型的过程,更多地用市场的机制实现市场配置。
“用集团的方式、学区的方式,为特长生的培养形成一个上不封顶的发展空间;不能把特长生锁在功利性升学或为校争荣誉这样的指标圈子里。”
今后,集团化办学仍是我们要重点支持和倡导的方向。未来我们的政策着力点在于规范管理、招生考试和教师绩效奖励等多个方面。 在规范管理方面,教育部规定,特长生的加分和比重要下降。这说明特长生培养模式必须要变。我们要真正为有特长的孩子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该怎么办?集团化。当前,东城区、海淀区已经开始探索特长生的培养新模式,即如何为特长生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实际上,他们在用集团的方式、学区的方式,为特长生的培养形成一个上不封顶的发展空间。我们不能把特长生锁在功利性升学或为校争荣誉这样的指标圈子里。
“将来以集团为单元的招考体系,可以从义务教育阶段的就近入学、中考的指标分配,甚至到高等教育的联合培养,包括北京最近两年推出的高招双培、外培计划,来进行综合考虑和部署。”
在招生考试方面,比如中招统筹计划和指标分配,将来以集团为单元的招考体系,可以从义务教育阶段的就近入学、中考的指标分配,甚至到高等教育的联合培养,包括北京最近两年推出的高招双培、外培计划,来进行综合考虑和部署,其实都是促进集团发展的重要政策。相应地,在学校课程设置与集团治理方面也体现了充分授权。
“在集团内部,可以统筹使用教师编制和职称,建立一种新的评价体系。”
在教师绩效方面,今后将会进一步完善教师绩效工资的管理体系,让教师在均衡基础上发挥更大的激励作用。在集团内部,可以统筹使用教师编制和职称。现在的集团已不单单是横向的集团,有的是立体化的集团,这将会形成一种新的评价体系,包括小学和中学教师职称的打通,正高级职称的部署,以及对教师职称评定中关键要素的评定,这些与集团化管理的推进、政策的落地都是息息相关的。